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交换小结-沈佳儒

交换小结

      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为期四个月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在交换期间的经验我将分为三个部分总结,分别是生活、文化、专业学习。

      1.生活部分:饮食的部分还是不太习惯,虽然都是中国,但是饮食结构和文化不同,台湾人更爱吃小吃夜市,更多的就是炸煎烤,而蔬菜的种类偏少,口味也偏甜、清淡。台湾的电商发展较慢,只能使用传统的刷卡和现金,少部分店家可以用手机终端支付。台湾较为重视著作权的保护,所以在台湾许多文献是没有办法在家中获取的,必须去国家图书馆阅览。在台湾便利店很方便除了购买商品,还能打印复印、购票订票等。东吴大学的校园占地比我们学校还小但是布局很合理,真正的小而全,缩小食宿的区域,扩大教学空间。

      2..文化部分:

      在去台湾之前,我曾以为那里的人都会很重视传统文化,然而我真正到了那里后才发现不是这样的,他的文化更趋于多元化,融合了日本、韩国、欧美和中国的文化元素,而和我同辈的一代大部分并不太在意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台湾人把中华民族的美德融入了生活中,“请”、“谢谢”、“不会”这三个词不离口,车辆从来都是礼让行人,捷运人再多也无人抢位,捷运自动扶梯处人多时左侧人群自动走上楼,司机叔叔对每一位乘客说谢谢,身心障碍者可以真正的无障碍出行,非异性恋者可以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无惧他人的目光,你会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宽容的、这座快节奏的城市是温柔的,大家都有环境保护、节约能耗的意识,父母不会无限制的溺爱孩子让他在公众场合大肆喧哗,老人也不会倚老卖老一定要年轻人让座。你会发现他们虽然不会大肆的去宣传传统文化的美和好,但是他们真正的把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了日常生活。不禁让人去思考所谓的传统文化标准到底是什么,是一项古老失传的技艺吗?是那些华美精致的服饰吗?是那些放在故宫里的文物吗?是那些古文里的礼制吗?还是活在文字书本上的“传统美德”呢?

      3.专业学习部分:

      感觉在台湾的很多课程还是蛮有意思的,比如“性教育”并不是大家通常理解的生理卫生课,更多的是教授我们一种“性别平等,人人平等”的观念,不要因为自己所处的立场而歧视拒绝否定不选择处于自己立场的人,能学到很多长辈们一直避讳或者不愿启齿的话题和知识。

      再比如“中国艺术史”,曾经很多次去过艺术展和博物馆都是走马观花的去看,随便看一看拍张照片就算看过了,而这门课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和整体布局还有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等都是成就一个精品的关键和因素,只有当你静下心来慢慢的去观察每一个细节,你才会发现作者的用心,同时,你也会产生问题,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此才是真正的在此过程中学习了、收获了。

      “周易”也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可能很多人觉得周易不就是算命是迷信?其实不然啦,他更多的是告诉你天地循环的平衡,道家的思想融汇于其中,更多传达的是,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如何对外对内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老人社会工作”这是我在专业课中收获最多的一门课程,相信大家也是一样的感受。课程开始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学期要在周五探访华山基金会的独居老人六次,当时真的心理有点复杂,即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又觉得我周末小长假的时间莫名其妙被吞掉半天。但是当我们真正的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发现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真的是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或者说,实践才能出真知。在探访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这不是文字可以描绘的清楚的,通过探访了解了基金会的运作模式,了解了台北市士林区独居老人的生活情况,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学年论文。

      “社会福利行政”这门课程的形式是老师讲授一个课程主题(如妇女福利),我们围绕这个主题寻找该县市的社会福利及政策,并在课堂上完成ppt和演讲。通过自己对资料的搜集和讲述,更全面的理解了台湾地区的社会福利运作模式和其优劣势。

      “小区工作”课程中含有小区探访,让我们这些大陆的交换生深入探访台北市的小区,了解其运作,以此借鉴于大陆的小区营造。

      通过对以上三个部分的简述简单总结了下在台湾的数月生活,其中的酸甜苦辣是这篇小结无法描述的。这次赴台交流的经历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我会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