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采霓英国金斯顿艺术学院研学项目小结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英国伦敦金斯顿艺术学院的研学活动,为期两周。这次旅程的主要内容是沉浸式地体验当地的艺术与设计氛围,并完成一系列相关的学习任务。整个过程虽然短暂,但收获非常实在和具体。
我们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凑。在伦敦期间,我们参观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和景点,建立了对这座城市初步的直观印象。但更重要的是参观了几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的规模令人惊叹,其馆藏之丰富超出了我的想象。看到那么多原本只在书本上见过的文物真迹,感觉很不真实。这种直面人类文明史实物的体验,比任何课堂讲解都来得更直接和深刻。另一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伦敦设计博物馆,那里的展品更偏向现代与当代,展示了设计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并塑造我们的生活,这为我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艺术的维度。
我们还抽时间去了剑桥和温莎城堡。剑桥大学的学术氛围和历史感很浓,古老的学院建筑和优美的环境给人留下很深印象。温莎城堡则展示了英国王室的历史与威严,其建筑和内部收藏的艺术品、装饰品都极尽精美。
此次研学的核心部分是在金斯顿艺术学院的学习。我们有机会与学院的英国老师进行交流,讨论艺术和设计的话题。他们的教学方式和视角与国内有些不同,更侧重于引导我们自主思考和表达个人的想法,非常鼓励实验性和批判性思维。他们不太强调技术的完美,而是更看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和背后的逻辑。这种交流让我感到很有启发,接触到了另一种艺术教育的思路。
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并非只是参观,更重要的是动手实践。我们完成了几个具体的创作项目。其中之一是字体设计。老师引导我们不仅仅把文字看作传递信息的工具,更将其视为一种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视觉元素。我们需要考虑字体的形态、间距、粗细如何传达不同的情绪和意图。另一个主要项目是为金斯顿这个小镇创作一幅主题海报。这个任务要求我们将两周来的所见所闻所感凝聚到一个视觉画面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运用色彩、构图、图像元素来概括和表达我们对这个地方的理解,这考验了我们的观察、提炼和视觉转化能力。
整个研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成果汇报。我们需要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向老师和同学们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过程。这个过程有点挑战性,因为需要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思考,但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锻炼。它迫使我去梳理自己的思路,让自己的创作决策变得更有条理和说服力。听到其他同学的分享也很有趣,能看到同样一个主题,不同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视角和表现手法,这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
回顾这两周,我觉得这次英国研学之旅是一次非常扎实和有益的经历。它不同于普通的旅游,而是将游览、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我不仅看到了伦敦和剑桥的风景,体验了英国的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我接触了不同的艺术教育方法,并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创作能力。尤其是在金斯顿完成的具体项目,让我对设计流程有了更切身的体会。这次经历让我收集了很多新的想法和视觉素材,我觉得这会对我回到上海后的大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可能性,也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学习有了更多期待。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充实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