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行感想
十三天的台湾大叶大学游行,让我记忆犹新。虽然时间很短,但我深深喜欢上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夜市美食。
来到这个大学的第一天,我们受到了本校领导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小队辅们,他们热情开朗,带领我们参加各种活动,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异乡的温暖。
本次的大叶之行,一半时间在校内,一半时间在户外。在校内的理论课程,也并不无聊,这里的老师善于把看上去乏味的内容讲解得生动,很容易带起班级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了解了关于台湾的本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一些著名的景点、夜市小吃等。说到夜市小吃,这里比较著名的有士林夜市、逢甲夜市,都包含在了我们的行程中。——介绍士林夜市和逢甲夜市。
在士林夜市里可以尝到全台湾各地的美味小吃,如蚵仔煎、清蒸油炸肉丸、珍珠奶茶、广东粥、日式寿司、韩国泡菜锅等。还有炸鸡排、生煎包、盐水鸡、葱油饼、凉面、大香肠、大饼包小饼、花枝羹、牛排、士马铃薯、甩饼、药炖排骨、马铃薯片、青蛙下蛋、柠檬爱玉、泡泡冰等,让我们回味无穷,吃饱喝足后沿途各式的皮包、鞋子、衣服及百货饰品,总类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的吸引力,让我们荷包大失血。
各个夜市的内容都差不多。
本次行程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台中的六福村主题乐园,这是台湾最大的主题乐园。里面包含了游乐场、动物园、水上乐园等多个主题的娱乐项目。
我觉得这个乐园里的动物园的参观设计深得人心。我们坐在一列小火车上,环绕整个动物园,配上讲解员生动的演讲,我们来了一次与动物的近距离接触(猛兽除外哈哈),
在六福村的游乐场里,我尝试了从前不敢体验的海盗船项目,全程尖叫不断,但是特别过瘾。
来台湾,当然得来参观闻名中外的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能高山之南、阿里山以北的南投县鱼池乡,湖面海拔748米,湖水最深处27米,湖周长约37公里,是台湾秀丽的淡水湖泊。早在清朝,即被选为台湾八大美景之一,素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享誉海内外。
日月潭湖中有一小岛,原来名字叫做“光华岛”,取名日与日光华之意。后来为了尊重原住民文化,根据日月潭边的邵族人民对日月潭的称呼而更名为“拉鲁岛”,还有人叫其“珠子岛”,但今天多采用前者的叫法。正是这拉鲁岛将日月潭分割成两部分,岛的西边水域形状如一湾弦月,故名“月潭”;而东面的水域较为宽阔形如阔日,故名“日潭”。拉鲁岛就这样自然的分割了日潭与月潭,岛上绿树茂密,远看起来犹如一颗绿色的珠子点缀在碧波之上。但在1999年南投县“九·二一”大地震中,拉鲁岛受到重创,震后面积仅为原来的八分之一,大部分陷于湖中,颇为可惜。所以出于保护的目的,今天的拉鲁岛已经停止对外开放。关于拉鲁岛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台湾原住民邵族的祖先原本住在南部山区,一次外出打猎,为追逐一只白色水鹿而北上来到日月潭。白色的水鹿跃入拉鲁岛上化作一棵茄冬树,所以邵族的祖先把茄冬树作为圣树,拉鲁岛也成为邵族的圣地。神话无疑给景点平添了一层浪漫色彩。
乘上小小的游船,驰骋在碧波万顷的潭水之中,啖着那清新的水汽,头顶着蓝天白云,那种感觉心旷神怡,妙不可言。
室内的课程中,我最喜欢的一节课是制作蓝染。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DIY蓝染,带上自己设计思想的蓝染作品很有纪念意义!
我们除了制作蓝染外,还学会了制作台湾最出名的凤梨酥——
既学到了烘焙糕点的简单知识(虽然是点皮毛啦),也吃到了美味的凤梨酥,心里美滋滋。
本次的台湾游行,让我接触到了和蔼可亲、热情好客的台湾人,也感受到了与大陆不同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我们在不同角度都可以看到台湾地区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惜、保护与弘扬,让人感动与欣慰。游学,学于游、寓教于乐,台湾之行,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