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普顿夏校心得:学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王金悦
在洋溢着英伦风情的这个夏季,我十分幸运地参与了英国北安普顿大学举办的夏校项目,仅仅两周的短暂时光里,从最初身处异国他乡时内心的不安,一直到离别之际所饱含的不舍之情,这段经历使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丰富,还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英国别具一格的学术氛围以及文化魅力。
初抵英伦:适应与期待的交织
7 月 1 9 日那天,经历了长达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旅程后,我终于踏上了英国的土地,北安普顿大学派来负责接机的老师早就在机场等候着,他们脸上热情洋溢的笑容下子就缓解了我内心的紧张情绪,在前往学校的途中,车窗外的风景慢慢地从繁华喧嚣的都市转变为极具典型特色的英式田园风光,那绿草如毯子般的牧场,以及古朴陈旧的石头房屋,这一切仿佛都如同电影里所呈现的场景一般。
学生公寓的实际舒适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想,房间为单人间,里面配备了基本的生活设施,以及公共厨房以及休息区,第一天晚上的时候,由于存在时差,我感到十分疲惫,不过一想到马上就要开始的夏校生活,心里便满是期待。学术探索:专业课程的深度体验。
夏校的核心重点在于专业课程学习,每周会有三天的时间安排了较为密集的专业课程,授课教师是来自北安普顿大学的教授以及行业专家,课程内容一方面包含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涉及英国传统文化与历史方面的内容。
我最先留意到的特点便是教学方式存在差异,和国内常见的那种“填鸭式”教学不一样,此地的课堂更加看重互动以及批判性思维,教授们不会直接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借助提问以及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行去探索,老师让我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之后各个小组相互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方式一开始让我有些不太适应,不过很快我就领会到了它的价值,它促使我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文化沉浸:英伦风情的全方位体验
倘若专业课程可契合求知的渴望,那么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则可以契合我内心对于英国文化的向往之情,夏校的组织者用心筹备并安排了许多次外出游览活动,使得我们在学习之余可真切地体验英伦风情。
首个周末的精彩重头戏当数伦敦之旅,伦敦身为世界级大都市,其呈现出的多元性与活力程度远超想象,我们前往参观了有标志性的大本钟、伦敦塔桥以及白金汉宫,每一处景点都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帝国往昔的辉煌历史,然而更令我着迷的是伦敦所呈现出的文化多样性,在这座城市之中,能看到身着西装革履的金融城精英人士,又能遇见风格前卫的东区艺术家,可品尝到地道正宗的英式下午茶,还可以尽情享受源自世界各地的各类美食。这般较大的包容性促使我深入思考中国的大城市该如何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本土与国际的协调。
剑桥之旅同样让人难以忘怀,和牛津的那种庄重有所不同,剑桥呈现出的是一种更为宁静优雅的风貌,各个学院沿着剑河分布开来,古老的建筑映照在水面之上,就好像是一幅美丽的油画一般,我们乘坐船只顺着河流游览,撑船的学生同时兼任导游,他十分风趣地讲述着各个学院的历史以及一些趣闻轶事。剑桥的学术氛围也是令人心生向往的,随时随地都可看到抱着书本匆忙走过的学生,在咖啡馆里有激烈的学术讨论,甚至在公园长椅上以及沉思的学者,这些都凸显出了这座大学城的独特质。
周末前往莎士比亚故居和华威城堡的一日游,使我得以重回英格兰的文学与历史之中,于斯特拉特福德的莎士比亚故居处,我仿若目睹了这位文学巨擘的成长环境,而在华威城堡里,中世纪风格的建筑以及生动的历史重现表演,让我能直观地体会到英国封建时期的生活状况,这些文化体验丰富了我的见闻,还为专业学习给予了背景知识,即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方可理解其商业行为与传媒特点。
在伯明翰展开的购物之行较为轻松,于此过程中我得以观察英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伯明翰身为英国的第二大城市,它那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和留存下来的工业革命遗迹形成了有意思的对比,在伯明翰我还寻觅到一些英国当地特有的制品,把这些当作纪念品送给了家人与朋友们。
在日常生活里所经历的文化体验同样有极高的价值,英式下午茶那优雅的礼仪风范,酒吧文化所呈现出的热闹且随性的氛围,乃至超市中摆满的各式各样、令人目不暇接的奶酪选择,这些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逐步构建起我对于英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特别要感激夏校所安排的“英式下午茶体验”这一活动,从挑选茶叶以及倒入牛奶的先后顺序,到拿取司康饼的具体方式,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有着特定的讲究,这使我察觉到文化差异大多时候会体现在最为平常、最普通的日常行为当中。
个人成长:挑战与突破
回首过去两周时间,收获颇为丰富,其中知识与见闻有所增长,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心态也变得日益成熟,这些收获之中,个人能力提升以及心态成熟方面的收获更为突出。
语言能力所面临的考验乃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挑战,尽管在同学之中我的英语水平算得上尚可,然而当真正身处全英文的环境里,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口音以及语速时,在最初的那几天依旧会感觉到颇为吃力,记得首次前往食堂进行点餐的时候,由于无法听懂工作人员所提出的问题而陷入到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在小组讨论期间,想要表达的观点在脑海之中却难以组织好恰当的语言,最终只能简单地附和其他人。不过随着时间不断地向前推移,我渐渐地适应了英语环境,甚至已然开始享受运用英语进行思考以及交流的整个过程,其中的秘诀便是不要害怕犯错,要大胆地开口讲话——本地的学生以及老师都十分包容,他们更加关注交流的具体内容而非语言是否完美无缺。
独立生活的能力也获得了锻炼,从日常的洗衣做饭到行程的规划安排,所有的事情都要依靠自己去处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第一个周末的自由活动日,我和几位同学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前往伦敦,研究火车的时刻表、购买车票以及转乘公交,这些在国内看起来较为简单的事情,在陌生的环境当中都变成了不小的挑战。当我们最终顺利地抵达目的地的时候,那种内心所产生的成就感并不亚于完成一篇出色的论文。
反思与启示:从夏校到未来
在即将离开北安普顿的前一晚,我静静地坐在公寓公共区域的沙发之上,仔细地翻看过去两周所拍摄的照片以及所记录的笔记,不由自主地开始思索这段经历对于我未来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
学术路径所带来的启发无疑是最为直接的,英国的大学教育十分注重自主学习以及批判性思维,这和我所习惯的教育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夏校使我亲身感受到了这种差异,同时也促使我对自身的学习方式展开反思,回国之后,我试着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去提出问题、探寻多种解决办法,而并非仅仅契合于课本知识。
国际视野的形成,可能是最为深远的一种改变,仅仅两周的时间,虽说较为短暂,然而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却使我切实领悟到了“全球化”的真正内涵,它并非仅仅局限于经济与信息的相互联结,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彼此间的理解与尊重,我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意识到许多事情并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仅仅是有着不同的立场以及背景而已。这样的视野对于未来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职业发展而言都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离别之际总是显得颇为仓促,在8月3日那个清晨时分,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缓缓走向集合点,途中还不时地回头去凝望北安普顿大学的校园,这过去的两周时间,恰似一段经过浓缩的留学体验历程,使得我预先体会到了海外求学过程中所蕴含的苦与乐,夏校的结束并非是终点所在,而是一个全新视角的起始点。世界如此广袤,而我个人的探索之旅才刚刚拉开帷幕。
结语
在北安普顿夏校度过的两周时光里,充满了学习、发现与成长,从专业课程的课堂到各类文化景点,从学术方面的讨论再到日常交流,每一个瞬间都共同构成了这段令人难忘的经历,我带回了丰富的知识以及美好的回忆,还带回了看待世界的全新眼光和面对未来的崭新勇气,感谢所有老师和同学一路相伴,也感谢自己当初做出的选择以及始终保持的坚持。这段英伦夏校之旅,会永远铭记在我的成长历程当中,激励着我持续不断地探索,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