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吴奕平 环境与文化

环境与文化                        

      今年七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游学之旅,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体验了异域风情和文化,感触良多。

      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踏上西弗吉尼亚州,就感到空气清新,环境整洁,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可是,在短短的三周内,最让我不适应的是当地的饮食,虽是面包、鸡蛋、奶酪等营养食品,但我仍一直想念家乡的美味。

      为此,特作专题报告如下:

一、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产生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自然界固有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都会引发原生环境问题。比如太阳辐射的变化造成干旱和洪涝,地球热力和动力作用导致火山爆发、地震活动等。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涉及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而且涉及地壳,这些现象被称为次生环境问题。例如,人类对森林的滥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交通量的猛增,带来巨大的空气污染;不适当的农业灌溉会引起土地退化等。原生环境问题在某些程度上无法避免,人类虽然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但终究无法战胜自然。其实所有的环境问题中,绝大部分都是次生环境问题,因而在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中,人起着主导作用。可以说,环境问题是人类文明演替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并加剧的。西方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工业文明产生的。英国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工业文明时代。从此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了传统的工场手工业,而资本主义不断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更使人类加快了掠夺自然的速度,生产力裂变式提高。工业革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甚嚣尘上,自然与人类发展处于完全敌对的状态,征服自然是人类显示其力量的主要途径,人类发展走上了一条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费的发展道路。人类大规模的攫取行为,违背了自然的规律,损害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其后果只能是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

      世界性环境保护浪潮是从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的。首先必须提到的一个人就是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她所著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分析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杀虫剂——DDT的聚集过程,它既杀死害虫,也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卡逊本想向人类社会提出农药潜在危害的警告,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却遭到了与杀虫剂利益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环保著作的发表,一方面提高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从而推动了一系列环保运动的开展和环保政策的出台。1970年4月22日,美国3000万人走向街头,参加了规模空前的群众环境宣传的集会,以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从此,4月22日成了全球的“地球日“,拉开了人类环境保护的序幕。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上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也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它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的里程碑。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作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生态环境危机所困扰的西方国家,经过20年来自各方面的努力,到80年代它们基本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成为了生态文明实践的先驱者。走进绿色,拥抱森林,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潮流。绿色城市意味着污染全部控制、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西方国家在绿色城市建设方面也树立了诸多典范。

      在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环境保护的经验,来完善我们的环保体制,形成自己的环境保护体系。在世界性的环保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我们国家也参与到其中,参加了多次世界级的环境保护大会,并将环境保护制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每次的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都会提出纲领性的制度和措施。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今天的建设美丽中国,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对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的环境现状总体来说是不容乐观的。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对环境的压力很大,环境极易遭受污染和破坏;中小型工业的发展,给环境造成了很大冲击;能源以煤为主,对环境污染严重;经济不发达,在较长时间内环境投资困难;科学技术和文化落后,公众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等都是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要想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须的,另外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推广生态农业,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等。发达国家为我们树立了很多绿色典范,我们要结合国情,从中学习一些先进思想和经验应用到实践当中。如:推行“屋顶绿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推广LED照明系统,减少城市光污染……更要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做好垃圾分类。我国在垃圾分类回收这方面虽然付诸行动,但没取得很好的效果,原因在于没有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很多小的问题乘以十四亿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都不注意一些环保的小细节,那我们的环境到最后只会惨不忍睹,甚至我们会无法生存。“美丽中国”的实现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双手来建设,我相信只要每个人心中有绿,我们的山川将更绿,河流将更清澈,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首先要谈的是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它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国、法国和意大利,我们看看这些美食方面最基本的差异。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中国地大物博,根据各地食材的品种和烹调特色分成京菜、川菜、粤菜、湘菜、鲁菜……八大名菜系列,每一系列中又有代表菜品,真是舌尖上的享受,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在宴席上,人们一看到菜的漂亮造型或艳丽的色彩,就像欣赏艺术品般陶醉其中。而欧洲人则讲求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从不下什么工夫,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异。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很多菜,可都长得很瘦,西方人每次菜很少,但都比中国人长得结实。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在中国的文化背景里,红色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吉祥喜庆,而在西方人的观念里,红色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挑衅和动乱,我们看到西班牙斗牛士拿着红布就是向牛挑战,红色可以激怒斗牛。所以,中国人在喜庆的节日里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而西方人一般选择蓝色,因为他们觉得蓝色代表冷静和沉着。

      在绘画和雕刻艺术上,中国画是泼墨写意,西方的油画讲究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比如:中国人为了表现神仙可以飞行就在仙女的脚下加上几朵白云,体现飞的意境。西方人就不能理解我们这种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西方的经典宗教题材画作中,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因为他们只想到翅膀会飞。在雕刻作品中,中国人更注重想象力和意境,比如一只猴子蹲在马背上,它们的比例相差无几,只是表现了一种意境:“马上封侯”。而西方的雕刻作品讲求写实和细腻,绝不会出现这种比例失调的艺术作品。

      中国人在介绍来宾时,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会加上很多主观评论。但西方人认为,介绍客人时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都有强加的感觉,介绍主要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附加外貌和抽象的评论。西方人比较看重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在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他的能力,不必教人怎么做。中国人往往以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中国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无需郑重其事征得同意。美国人则没有串门的习惯。平时如果有事上门,事先要确切地预约时间。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是不礼貌的行为。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美国人视为打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行为。

      中、西方的教育观念也是差别很大的。中国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出学业最优秀的子女来,甚至连孩子的暑假也不放过。美国父母的职责是让孩子真正享受自己的童年,去运动,去交朋友,去野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美国的家长从不帮助孩子辅导功课,他们认为:如果家长是老师,那孩子学校的老师做什么?如果孩子做作业出了错,他们也不给孩子正确答案,会让孩子再思考,他们认为,人哪有不犯错误的,不出错,怎么提高? 他们很注重孩子的自信心,从来不打击孩子,不说小孩怎么笨,总是不断地夸奖.他们也不会让孩子牺牲周末玩耍的时间去学习。中国的父母之间总以子女的学习成绩为荣耀。美国父母之间谈孩子的学业不多,孩子的成绩更是自家的事,别人管不着。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世界里,我们东方人确实需要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让下一代发挥创新精神,进入世界科技的前沿行列。

吴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