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_朝鲜语151班-台湾大叶大学游学小结-姚越君
台湾大叶大学游学小结
外语学院 朝鲜语151班 姚越君
2018年8月5日,我很荣幸能作为赴台湾大叶大学交流团的一员,跟随带队老师,于下午抵达台北桃园机场。由此,为期13天的游学拉开帷幕,以我个人而言,大约分为以下部分。
首先,初入台湾,逐步适应。
大叶大学安排小队辅和王老师来接机。接机巴士非常贴心舒适,可以说,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在他们的安排下,我们先到商场就餐与购买日常用品。坐在大巴上,看着街边的景色,似与影视剧中相差无异。就地解散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在就餐和购买生活用品中,我发现汇率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想到未来13天都要如此不禁倒吸一口气。不知是不是由于在大型商场里的超市,生活用品比上海略高,最让人惊奇的便是脸盆的价格。幸好,之前有问游学过的同学,参考他的意见,也就解决这一问题。集合时,我便看到一个个拿着盆的身影。
而后,我们又坐了2-3小时的巴士,大约9点才抵达大叶大学。由于在之前安排好寝室人员和寝室号,我们下了车就往各自的寝室走去。打开包装,整理床铺,整理行李。我霎时满头大汗,特别累。这大概是暑假没好好锻炼的缘故吧。安顿好后,我就早些入眠了。
第二天上午举办了始业式、开展了校园巡礼。通过始业式,我们对大叶大学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明确接下来行程中长期陪伴的小队辅们;通过校园巡礼,我了解到“别人家的大学”,何谓依山而造的大学,图书馆里的校史室及藏书更是让我们大饱眼福。
下午,大叶大学为我们提供了“台湾风情你我他”这一课程。通过PPT展示与口述,我们对台湾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老师也向我们推荐一些必吃之物、必玩之地。这使我们如获至宝。
晚饭结束后,在小队辅的推动下,我们开展了团康活动,旨在拉近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我是非常期待的。然而,天公不作美,雷阵雨随时可能降临。匆匆结束第一个小游戏后,团康活动暂时告一段落。可,在我们极力要求下,小队辅们连番上阵献歌,且不论歌是否唱得好,这也是他们的一番心意。这一次我深切感受到大叶大学对我们游学团的欢迎和温暖。
第三天主要是在学校里的上下午课程,分别是“快乐背包客”和“有趣的财务报表”。其中,前者是主要关于旅行方面的,后者是关于财务方面。上午的课程比较轻松,也容易听取;下午的课程虽具有一定专业性但老师通俗易懂的文字和例子使我们能够很好地吸收理解。晚上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小组都去山下员林镇上。鉴于我们走错了方向,徘徊了一会儿,没买到想买的就匆匆回去了。在这途中,我们认识了两位杉达的小朋友。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我们一同结伴而行。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更是游学的意义——认识更多的人,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从根本上提升自我。
第四天,我们终于出校门,走出去看看台湾风光了。我们先是去了微热山丘始创店,品尝到了凤梨酥。的确非常好吃。而后,乘坐大巴去了日月潭景区,由于个人问题,我们小组和其他伙伴先在网上订票,加之人不多,一起包了船。旅途中,我和组员走散了,可能是我们的沟通存在问题吧。所幸,我还是买到了想要喝的。晚餐我们是在逢甲夜市解决的。可能是个人从小习惯,我发现夜市并不适合我。但为了尝试,我还是买了特色小吃。我们小组相互买了小吃、相互分享。
第五天和第六天,大叶大学把四所学校分为ABC组三组各4堂课——手工蓝染、罐头制作、理财大富翁、瑜伽,而我被分在了A组。这四门课是我此次游学中最为喜欢的课程。老师非常亲切,助教也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同时,也热心解答我们的疑问。前两门课是我一直未接触到的。除了新奇之外,理论和创意研发亦使我收获颇多。
其次,看风景,感文化。既来之,则安之。
第七天、第八天、第九天,我们在台中、台北都留下了足迹。
先是第七天,我们来到彩虹眷村、宫原眼科、诚品书店、台中一中商圈。在彩虹眷村,我们合影拍照留下纪念;在宫原眼科,我们品尝特色冰淇淋;在诚品书店,我们感受台湾书店文化;在台中一中商圈,我们购物看街景。
再是第八天,我们来到台北101大楼,再去到故宫博物馆,晚上住宿于台北,临近士林夜市。台北101果真是气派、宏伟的大楼。在B1层有许多美食小吃以及伴手礼。我在此买到了极力推荐的糖村牛轧糖,也品尝了别具韩国风味的人参鸡汤粥。101的商用价值可谓是很高,国内外一线品牌入驻,让我望而却步。再者,故宫博物馆我看到了不少奇珍异宝,亦令我受益匪浅。晚上住宿的地方干净、齐全,让人非常舒服和安心。士林夜市中,为了我对蚵仔煎的执念,我尝试了,幻想破灭了。好在,一同出行的小伙伴们都完成了自己的目标,我们在回去的路上亦买到了心心念念的五十岚。一番洗漱、联络感情之后,我们便进入梦乡了。
第九天,我们去了六福村主题公园。我们体验了两个水上项目,身上都湿光光了。但平心而论,刺激的那个游戏,让我在一瞬间感觉到压力的释放,可谓爽哉;而不刺激的,即漂流,就是看人品的时候了,看看水会不会泼到你了。结束了一天的游玩,我们便赶回学校,途中在收费站解决了晚餐,米粉和肉丸汤赞。
第十天,我们在校内进行两门课程——制作凤梨酥和伤口敷料DIY。我是在A组,先开始凤梨酥的制作。值得提一句,我们是自己亲手制作一盒凤梨酥。虽然我们小组分工明确,动作很快,但由于思虑不周,导致模具未拿,因此,我们成了最慢的小组。下午的伤口敷料DIY让我们发挥自己的创意,也是一段很愉快的时光。
第十一天和十二天的行程由于天气原因有了改动。
第十一天上午,我们先是来到了奇美博物馆。馆内收藏丰富,在那里我第一次了解到自动乐器演奏,让我接触到不同的乐器雕塑等西方文化。下午,我们去到台南吃当地特色小吃。我也是第一次了解到台南的“甜”。
第十二天上午,我们先去了鹿港小镇天后庙,然后去台中歌剧院附近的商场电影院看《与神同行2》,最后在台中歌剧院集合。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对火锅的渴望,我们成功找到海底捞,放弃逛逛逛的机会,吃了火锅,在台湾的最后一顿晚餐。
最后,收收心,收收情,挥挥手,望再见。
最后一天,我们都起得很早,收拾好行李,把用品放到指定位置,拖着行囊走上回家的道路。一路上很安静,到了机场,我们都各自开始了合照。感谢小队辅的帮助,感恩有机会能让我们相聚于此。幸亏上海台风影响逐渐减弱,我们的航班能顺利起飞安全抵达。这次的游学就这样划下了句点。
经过这次的游学之行,我明白了很多。首先,作为组长,我应该认真负责,切不可糊里糊涂;作为学生,我应该放下自我,广交朋友;作为游客,我应该尊重风俗,感知文化。旅行的意义、游学的意义便是提供一个平台去了解当地文化、学会人与人之间好好相处。
其次,我们应该做好准备,万事考虑周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但却是我们碰壁后才真正了解到的。这是我们很大的缺陷,也是学校教育难以让我们深刻感觉到的。日月潭游船错过、员林镇多绕远路、烘焙课未提前拿模具等等都是失败的案例。虽然最后都得到了解决,仍需深思啊。
再则,经过这十多天,我感受到浓浓的台湾文化。一则,待人亲切。不仅是校内,在校外活动时,我们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导购的亲切贴心指引,这一点是我感触最深的。每次购物、每次购买小吃都是一次很好的体验。二则,具有特色。从彩虹眷村到故宫博物馆再到奇美博物馆再到鹿港小镇天后庙,与上海的“海纳百川”相似,台湾文化也有不同面貌,不同纬度。三则,夜市文化。夜市文化也是台湾的显著标志。行程中就有不少是夜市之旅,可谓是感触颇深。
最后,经过这段时间,我感知文化,意识到文化与文化是需要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可能一开始会有摩擦,但那不一定是坏的。可能一开始会不习惯,但旅行就是不断冲突,了解它并克服它的过程。文化的交流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希望我们能成为文化沟通的一员,希望继续文化交流的平台。
总而言之,我很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次机会,参加前往大叶大学的游学,感谢大叶大学老师及小队辅给予我们的帮助。在游学中,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见识了书本上不能给的风景,了解了台湾的风土人情。我想这可能就是游学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