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大叶大学暑期交流有感-石玉

大叶大学暑期交流有感

      2018年8月5日,由我校34名师生组成的台湾大叶大学暑期交流访学团队安全抵达桃园机场,大叶大学团队负责老师以及小队辅已等候多时,在他们的周到安排下,访学项目正式拉开序幕。开营仪式上,大叶大学国际长以及负责老师分别致欢迎辞和对大叶大学做详细介绍,各访学团领队老师代表也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在台湾有着“红城”美誉的新兴私立大学——大叶大学,该校秉持着“肯学、肯做、肯付出、肯负责”的四肯育人目标。

      开营仪式后,我校师生主要参与了7节商管菁英类的代表性课程,有财商方面的深入学习,利用经典理财游戏大富翁使大家对于理财这一方面的兴趣盎然;还介绍了台湾丰富多彩的民俗、运动体验以及“快乐背包客”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运用Google的云端应用与软件互动的实例,让我们身临其境于街景模拟游览之中。教师们或在谈笑风生中讲述管理学经典理论,或以随和的言语激发同学们的思维碰撞,更有独特的大叶式课堂互动。通过体验式教学项目,让教学过程愈加促人深思,发人深省,同时也培育了学生们团队协同、资源整合、风险防控、战略管理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这里的人很积极,小队辅总是乐于帮我们解决一件又一件棘手的事情,假期里留校装修的工人们也乐于帮我们照相。这里的房子都是红色的墙,是酒红色的那种红,在群山里显得很漂亮很有魅力,也很有故事。就像它一年四季都落叶纷飞的模样一样,深邃让人沉迷。

      吴念真在《台湾念真情》一书中曾说,“每一次的人间邂逅之后的一份笔记,说的是当下的体会与心情,希望与失败、欢欣与忧伤,十几年后重读这些滋味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对那些地方、哪些人的眷恋和感激……”兴许,这是十几年前的现在,我回到生活最应该原本的状态与环境里,去思考在过去十四天在异乡的最真实的感触。这里的生活,可以让你在三四天之内快速的适应其中。课程也好,食宿也罢,可能是自己这些年走南闯北多了,总觉得这里的大多数都与大陆没有很大的区别。我最喜欢的是小七里“千奇百怪”的折扣,虽然我时常觉得那里不打折扣也已经非常的划算了,但它的优惠活动还是丝毫不逊色的在如火如荼中进行。所以我们总爱打上两罐可尔必思的赌注,或是结伴来买进口的“廉价”冰棍吃。

      我最喜欢的台北美食—日式拉面。无意中走进去的,却被那味道沉沦到难以忘怀。虽然之后发现上海也有同样的店铺,但是不知道味道口感是否会一如既往。在之后的很多天,当我再回到大葉的时候,我还是想念那个味道,这可能也是我长这么大头一次那么喜爱一份食物了吧。

      在台南,牛肉汤、春卷、炸鸡等等都有尝试。加了白糖的春卷,成了我此行最难下咽的一次体验,但它也确实蕴含了台南人热情甜蜜的生活细节。炸鸡在台湾的遍地都有,但最让我意外的却是在台湾到处都有好吃的炸鸡,从口感上价格上都美丽动人,并且最让人感动的是怎么吃都觉得不油不腻,好像不会发胖一样。

      喜欢去沉淀浮躁的好去处,可以在那里滤去身上的匆忙,静下来好好感受书本带来的魅力与感受。这可能是苏州的诚品书店给我留下的印象,然而去了之后也确实会被它别样的氛围所感染,稚气的求学者,虔诚的皈依人,匆忙的白领族,以及年迈的爱书人。没错,总有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蹒跚于匆匆行人间,不动声色地融进汪洋的年轻面貌里,把期许与时间混进别人的故事里,站在那里一看就是一晌午。我觉得台湾的诚品,一定藏着很多个吴清友老先生吧。吴老先生说,他从创办诚品到现在看到了自己对生命态度的诚恳,即便那是一份执迷不悟,不知变通。但也依然不负初衷做着自己觉得有价值、有意义,并非只为赚钱的行业。那一个个站在诚品里弯弯曲曲的背影,同样是一种写照,照着那些不屈不挠渴求着的身影。
 台湾相比起大陆给我最大的不同,便是民俗文化上的差异性。这里遍地的妈祖庙,家家户户基本都虔诚着想要去供奉神祖来祈求万事一帆风顺。他们喜欢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即便是年轻人也不会因为古老而就此终结。除此之外,他们最爱的便是多年前被日本殖民“继承”留下来的一项体育运动——棒球。这里的年轻孩子们,比起大陆的足球热,更向往于棒球这项运动。在大葉的柯老师就是一个棒球爱好者,乐此不彼于给我们讲述一遍又一遍关于棒球的各种注意事项,它的历史,它的规则。


      从台北到台南,建筑与气温有着一样的变化。台北的天空很蓝,天不算太热,楼也相对比较高。台南与台北相比更加的细碎密集,但也都算错落有致整整齐齐,但在温度上总是显得略高了一些些。在这十三天里,我深刻感觉到我们心底的文化不会很快被感染的模样,即便会有零散,那也是极小一部分影子。那段影子很容易变成一段记忆,供我们多年后去回忆,因此清风再来,我们的声响还是会略有不同,但总还是会误打误撞,弹到一块,掷地有声。
在去台湾之前,长达半年的阴郁生活伴随着我,倒不是遇到了什么重大变故,就可能随天气和年龄原因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来台后,每天都过着自由自在且节奏不快的生活,睁开双眼的时候女孩子们都只要思考今日穿什么漂亮的衣服,化什么好看的妆,男孩子们都只思考要去什么好玩的地方,吃什么样子美味的食物。
生活在台湾的时间里,一切变得细碎而简单。即便天气依然燥热到满头大汗,也没有一丝丝的不情不愿。我和朋友有机会去了位于大葉山下的员林好好看了看,喝了大苑子家的茶饮,吃了一大碗正宗的台湾牛肉面。在临行之际,可爱又负责的董老师为我们这些无法回家过生日的同学跑去山下买了生日蛋糕,看着满头大汗的老师,心中十分感到,这么有爱的大集体我怎能不爱呢?

      在这十几天的交流旅行中,最印象深刻的还是那日日月潭的风景。还记得小学的课文中写道“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如今我便如愿以偿看到了日月潭,感觉比课本里美丽数十倍,再一次敬畏自然,同时也在美好的传说之中结束了这次旅程。 

      在临行之际,可爱又负责的董老师为我们这些无法回家过生日的同学跑去山下买了生日蛋糕,看着满头大汗的老师,心中十分感到,这么有爱的大集体我怎能不爱呢?

      每天都是没有框架的在过,并且每天遇到的小坎儿都会随着小确幸烟消云散。在台湾的街头走一走,即便是小队辅说的很危险的机车,我都觉得很酷很炫,目光会随着他们的声响长扬而去。

      我很喜欢在台湾听到的《飘向北方》这首歌,在油管上面排在很靠前的位置。讲着北漂的人们的生活,我不知道对于台湾的同学们来说,他们知不知道北漂的意义是什么,但他们会唱这首歌,而且唱的很好。他们喜欢看我们这里的综艺节目,知道所有当红明星的名字。就像我们儿时最爱看的台剧,喜欢里面的台词、明星以及歌曲一样。

      本以为13天很长很长很长……现在却又很留恋 走马观花式的接触还是太随意了一些 但是这已经让我开始喜欢上了它——台湾 店员小姐姐的热情 阿婆阿公们悠闲的生活 还有超级有心负责人的董老师潘老师柯老师小队辅们还有六人小团队……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免费之旅也感谢自己,这段记忆不会忘也不敢忘,珍重。期待之后的某一个时间段可以和父母家人再次来此地细细品味揣摩,不做攻略只是悠悠散着步,随便走到哪条大街小巷,找一家茶馆歇一歇,继续向前。

上海商学院

商务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162班

石玉

2018.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