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姚维祎
实践报告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在台湾大叶大学13天的短期交流活动,赴台之前,董老师特意召集大家开会,叮嘱了此次赴台学习的注意事项,同学们也都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这次的学习机会,我非常感恩与珍惜,虽然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但这13天的学习生活给我的收获是无限的。
我想先简要介绍一下大叶大学。它位于中国台湾省彰化县,地处山坡、谷地,建造方式顺应自然地形,建筑物面积庞大,往空中发展,营造出磅礴气势。整个校园的绿化做的很好,听说晚上还会听到猫头鹰的叫声,屋顶设立了空中花园与空中走廊,为了配合山野坡地的绿色,建筑物主要以’红’色系为主色。校园里的停车空地里停满了各种颜色的电动小毛驴,还有标配的粉红头盔,而在校园里行走时,不时会看到当地学生骑着机车帅气行车。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有教室里全粉的课桌椅,女厕全粉的装扮,男厕全蓝的设定,令人少女心爆棚。总而言之,真的有点台湾偶像剧拍摄地的感觉。
我们的行程被安排地很丰富:8月5日14点25分我们到达了桃园机场,在商场稍作休息后便坐车前往大叶大学,那里的宿舍楼在黑夜中犹如玻璃水晶屋一样,让人一眼难忘;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大叶大学的老师们为我们安排了一系列的知识讲座,如介绍大叶大学与台湾风情、让我们了解了背包客、学习了复杂又印有繁体字的财务报表等;第四天我们行车去了台湾有名的微热山丘购买凤梨酥伴手礼,接着观看了日月潭的美景,还搭游艇去了日月谭的玄光码头,晚上去了有名的逢甲夜市自理晚餐;第五天和第六天,我们留在了学校,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手工蓝染、运动瑜伽、罐头制作以及台湾版理财大富翁的玩法,真的很有趣呀;第七天,我们去了台中的彩虹眷村参观,接着到达宫原眼科尝到了有名的冰欺凌,然后去参观了台中勤美诚品书店,最后在台中一中商圈自理了晚餐;第八天我们去了台北101大楼参观,接着去看了国立故宫博物院(翠玉白菜真的很饱眼福),晚上去了我最爱的士林夜市,最后在剑潭活动中心吃晚餐就寝;第九天我们在六福村主题游乐园玩耍了一天;第十天我们呆在学校,上午烘培老师教我们制作了凤梨酥,下午学习制作了化学性质的伤口敷料;第十一天,我们去参观了奇美博物馆,下午在国华街附近进行了台南美食半日游,最后在一家大商场逛了逛;第十二天,我们去了妈祖庙参观,然后去新光影城包场看了境内未上映的与神同行2,傍晚时分去参观了台中国家歌剧院,由于明天就要分别,当地学校还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早餐礼盒;最后一天也就是第十三天,我们坐飞机回家罗!
作为一名标准吃货,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我最爱的台湾夜市文化。台湾的夜市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夜市多发源于交通枢纽、庙口等市集处,通常为各地发展最早、人潮最旺的地方。方便快捷的小吃摊满足了来往人群的口腹之欲,长此以往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口碑相传,夜市的名气也不断大了起来。“有吃又有玩”是夜市的一大特色,除了小吃外,夜市更给周围街区带来了商机,各种饰品店、服装店、百货公司不断发展,不仅要满足你的胃口,还要满足你对各种特色商品的购物欲望。台中市有一中商圈夜市、逢甲夜市,台北有士林夜市,高雄有六合夜市、瑞丰夜市夜市等,台湾虽小,夜市却是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夜市汇聚了台湾的各种美食,许多店铺更是发源已久、久经考验而留存下来的老店铺。对于台湾人来说,吃是一种生活艺术。蚵仔煎、大肠包小肠、杏仁茶、卤肉饭、牛肉汤、章鱼烧、青蛙下蛋、烧酒虾、盐酥鸡、咸水鸡、芋圆、红豆饼、木瓜牛奶数不胜数的小吃,名称千奇百怪,味道则是各有各的妙处!来台湾前,我原本计划把夜市的小吃都吃一遍,无奈台湾小吃真的太多太美味,可恨的不是钱太少而是肚子太小,这时,你就会明白想把夜市美食都吃一遍是多么贪婪的想法!
我喜欢在qq空间里面分享我在台湾的生活,景点和美食是最多的,大家给我的评论里面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去台湾玩了呀?这么爽!”。这时候我便会很认真回复,我也在认真学习。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作为赴台交流生不只纯粹为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人文方面的交流才是一种对个人的升华。既然幸运地到了台湾,自然而然的就要感受一下属于台湾的独特气息,扩宽自己的眼界。
“生命是一条河,需要流动,需要吸纳”,我认为这句话真的很正确,吸纳优点摒弃缺陷,我们的宝岛台湾的确有几点值得我们学习。第一,垃圾分类很日常,保护环境很实在。在校园里甚至在去参观的每个地方,都有明确的垃圾分类箱,当然自觉遵守很重要。而在学校食堂里还有吃完饭自己倒剩菜剩饭并分类摆放筷子勺子以及盘子的规矩。更让人 “惊喜”的是他们的方便面里面只有面饼和调料,没有塑料叉或者一次性筷子,我想这应该是为了倡导保护环境而专门设置的。第二,维权意识很强。我们去观看电影的时候,电影屏幕上会专门放映一段时间的警示语,提醒观影者不要拍照录像,还专门注明了罚款金额,也有可能是刚上映的新电影或是电影院在繁华地段的原因,总之我认为这点做的很好。第三,学校教学崇尚自由和实践。两岸学生上课情形差异很大,在大陆我们推崇学生追着老师学,但是在台湾,却是老师追着学生学。这里的老师就像朋友,学生上课可以吃东西,老师还会提醒学生慢慢吃。老师课下还会请同学们吃饭聊天,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好。老师和学生互动很多,一般上课一两天就可以叫出很多学生的名字。老师们上课也很随意,站讲台,坐桌子,还时不时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这边同学的思想一般都自由开放,学习的内容实践性很强,学校也设立了很多针对不同专业的实操课,如制作罐头、手工蓝染、织布等,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非常丰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外面有兼职工作,和社会的关系很紧密。
我们的行程很有趣,旅途中充满了新奇与欢乐。而在这次的旅途里,我最开心的是结识了很多新朋友。由于此次的上商台湾行是针对全校的,来自各个学院各个班级的优秀同学们都汇集在了一起,很高兴结识到其他学院其他专业的同学,很高兴认识两位带队的可爱年轻的老师。而在大叶大学进行交流的学校还有很多所,几所学校的同学们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氛围真的很好。当然,最值得高兴的,是认识了台湾这边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他们热情温柔,说话有着好听的台湾口音,有点偶像剧的感觉,仿佛什么事都无法使他们急躁或生气。与人相遇是一种缘分,很高兴能与大家相遇相知。
13天的交流学习很快结束了,回来之后,我问自己,通过去台湾交流学习,我到底学到了什么?台湾的课堂是生动的活泼的,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我学会了主动地思考,课堂外的体验让我了解了多元的世界;台湾的社会是多元的开放的,课后的参观和游览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充满生机的台湾;台湾的老师和同学是热情的善良的,从开学的欢迎仪式到离开的送别餐会让我们除了感激更有感动;还有那陌生而又熟悉的繁体字,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让我十分喜爱。然而我学到的更多的,是用一种包容的开放的态度去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两岸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台湾和大陆同宗同源,几十年的海峡隔阂让两岸人民互相沟通互相了解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陆人到台湾旅游、投资,也有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到大陆寻求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就更加重要了。
作为在台湾呆了10多天的交流生,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台湾人民对大陆同胞的热情和友好,我们也向台湾的老师和同学展示了大陆青年人的朝气和胸怀世界的胸襟。纵然我们的交换学习暂告结束了,但我们和台湾同学的友谊还在继续。
感谢上海商学院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这将成为我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会是我此生难以忘记的美好回忆。一段旅程,一抹风景,每一个故事都很漂亮。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多出去走走吧,世界真的很大。
财金学院
金融161姚维祎
1620104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