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德国出访小结

德国学术会议交流感想

      财经学院李志刚、陈小愚两位老师于11月10日至18日参加了第八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该研讨会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奥斯纳布吕市举行,研讨的中心话题是校企协同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本届研讨会中方主席、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教授,参加会议的包括共有中国10多所地方高校和近10所欧洲应用型高校的代表参加。这届研讨会的交流重在借鉴德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和当地企业通过人才培养和创新合作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使中方学校更好地理解地方高校的使命,特别是转型发展以后,学校在内涵建设、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方面怎么走。财经学院李志刚老师在此研讨会上做了关于“双元制学习项目探索—基于财经类国际资格证书的培养模式”的主题发言,介绍了上海商学院会计学、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三个专业,基于ACCA、CFA及CMA的国际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加研讨会的德方高校负责人介绍说,近几十年来,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德国各地的应用科学大学、职业学院等应用型高校取得较快发展。这些高校提供的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教学。与双元制职业教育不同,德国应用型高校提供的“双元制”教学是高等教育,毕业生取得学士乃至硕士学位。与普通高教相比,“双元制”高教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教学内容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半是在学校学习理论基础知识,一半是在签约企业进行内容配套培训,而且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交叉进行,学生毕业论文也在企业完成。

      德国“双元制”高教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同时获得高校学位和职业培训证书,在高校就读时很早就能获得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参加企业培训还可以得到培训工资,毕业后大多数会被相关企业留用。德国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参加“双元制”高教这种校企合作,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让企业提前选拔和锁定人才。这一点在德企专业人才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尤其重要。

      关于校企合作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本届研讨会中德双方重点分享了各自的成功案例。德国下萨克森州科学与文化部官员穆勒迈尔和奥斯纳布吕应用科学大学外事处处长格林安格说,德国经验表明,校企合作创新的结果是各方“共赢”。高校通过与企业科研合作,可以获得很多资金支持,好的项目可以通过论文发表或项目获奖等方式提高高校声誉。此外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也可以使学生能参与公司项目的研发,帮助提高教学质量。企业可以获得高校科研人才和技术基础设施的支持,当地社会也能从新的科研成果及其经济效益中受益。

      上海商学院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怎么培养?本届研讨会表明,加强校企合作或许是一种有效办法。如果根据一个企业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现有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本次出访考察,不仅学习熟悉了德国的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和参加研讨会的多所国内兄弟院校加强了沟通和联系,开拓了视野,获取了宝贵的经验,为财经学院相关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志刚/陈小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