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我校“丝路中国大课堂”聚焦“一带一路”如何通往扑朔迷离的中东

      中东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重要区域之一。自2011年以来,席卷这一地区多个国家的政治社会动荡至今余波犹在。中东乱局会不会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根本性威胁?“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与中东国家对接,实现合作共赢?带着这个问题,5月3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教授应邀来到“丝路中国大课堂”,为我校100多位师生解读“中国与中东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空间、机遇与挑战”。 

(图为刘中民教授授课现场) 

      在授课过程中,刘中民教授从七个方面详细解读了中国与中东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空间、机遇与挑战。他首先对中东概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和国内布局以及中东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作了简要介绍,进而详细分析阐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构想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国际上的中东概念主要指西亚地区,中国官方正式文件并不使用“中东”这一概念,而是使用“西亚北非”。从1955年至今,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既有几度风和日丽,也经历过几次风风雨雨,如今已经进入到深入发展期。目前,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总体友好,战略互信不断增强,双方的优势互补将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动力。中东国家“向东看”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已有的合作和对话机制也为双方推进在能源、基础设施、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创造了条件。 

(图为刘中民教授授课现场) 

      他同时强调,中东国家存在程度不等的政治风险和严重的安全风险,中东地区各种力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而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还十分有限。同时,大国在中东的博弈会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形成掣肘。尽管如此,莫被浮云遮望眼。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因而中国与中东合作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应该是“交而通”而非“交而恶”。由于“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因而需要把“政策沟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官方和民间管道,增强中东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和理解,同时需要加强中东外交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敢于就政治解决中东问题提出“中国方案”,提供“中国机制”和“中国平台”。 

      在互动环节,刘中民教授回答了园林151班孟令军等同学的提问。同学们表示获益匪浅,刘教授的深刻入微的授课,使大家视野大开,脑洞大开。一方面开拓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了解了中东国家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又加深了同学们对“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认识,增强了对中国开放新战略的信心。 

(图为学生现场提问) 

      刘中民,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东政治、国际政治理论、海洋战略问题、中国外交等。201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伊斯兰极端主义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东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新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应对”,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1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近年来曾到美国、英国、荷兰和十余个中东国家做学术交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