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长岛大学游学小结-刘承亮
美国长岛大学游学计划小结
这是我第一次跨越半个地球,来到另一个国家,曾今对这里的一切陌生而好奇,我们可以从书里,报纸上,电视里,以及美国大片中了解这个国家,但再多的媒介都比不上亲身去一次美国,那种感受更加真实更加贴切,现在在美国为期一个月的旅程已经结束,有太多的感受,太多的美丽风光,太多的想法想要通过文字留下记录。
首先从我们去的城市说起——纽约(Newyork)。它是美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我们待的最久的城市。我们游学的学校位于长岛,学校很大,据说是全美最大的私立学校。虽是校园,但风景不输任何公园和景点。距离纽约市区驱车约一个小时。每个周一到周四是学习时间,通常每天早上九点半会有英语培训课,期间共三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风趣生动的英语教学,收获颇丰。每个周一周四的晚上我们会有清华毕业的汪教授为大家带来MDA525这门统计学课程。主要学习R语言这个程序。汪教授是个温文尔雅,举手投足间谈吐间充满着学者气质的教授。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起承转合。他授课时的感觉令人仿佛如沐春风。语言障碍依然是很大的问题,虽然在来之前已经狂补英语词汇量,然而来到新的语言环境,就仿佛一叶扁舟漂泊于汪洋大海。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神贯注,才能跟上老师们的节奏,通常一节课下来就已经感觉到疲惫。每周都会有一个教授为大家讲座,有美国的风俗传统,历史人物。有讲华尔街的由来和美国的经济,有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美国证券市场的前世今生。感受和了解美国文化的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和外国教授学习交流的机会。在美国校园的生活是惬意的,带有空调的室内篮球场,配套设施齐全的健身房,足球场的大草坪对于喜欢运动的我简直就是天堂,但是食堂的伙食总体比较单调,也许是暑假的关系。只有无穷无尽的三明治和汉堡,披萨和沙拉也是不经如人意。每天晚上都会有来自中餐厅的外卖,味道尚可,只记得寿司好吃哈哈。学校距离costco沃尔玛等超市都有十几分钟车程,有的时候只能凑活一下啦。
再说说曼哈顿中下城的游览,城市的基础设施普遍偏老,不如上海方便,但是须知这座城市在一百年前已经是眼前的这副模样。令我印象生刻的大都汇博物馆,这是一座有历史底蕴的博物馆,里面的每一件藏品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走马观花的将全馆走完,仍不过瘾,期待下一次的参观。世纪公园位于曼哈顿最中心的区域,在这寸土寸金的地盘上,有着一个占地面积巨大的绿色公园。跑步的,骑单车的,带着家人前来野餐的人们络绎不绝,街头艺人们的表演令人应接不暇,还有价格高昂的坐马车游览公园。第五大道是繁华的,周变都是玲琅满目的商店。帝国大厦高高耸立,在傍晚登上楼顶,鸟瞰整个纽约市区,那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忍不住多照几张风景照。自由女神像在一个岛上,我们坐了船去游览,了解了它的历史。
接下来我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华盛顿(Washington DC)。东起国会山,西至林肯纪念堂,宪法大道与独立大道之间约1.5公里长的狭长地带内,通常称作National Mall。我的游览,就是围绕这个区域展开的。
华盛顿作为美国的首都,其历史已经与美国的历史紧紧熔铸到了一起,有许许多多不平凡的人和事都在这里化作各种各样的纪念物成为永恒的记忆。而这些纪念物经常与政府建筑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有内涵的人文景观群。两天的时间我拍了不少这样景观。国会大厦门前的广场就有许多值得一看的雕像。国会四周草坪广阔,大树成荫,景色优美。国会山西侧的将军和骑兵铜像,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华盛顿,将军雕塑之多堪称一绝。在众多的将军塑像中,以国会山西边的国家大草坪中轴线起点上的格兰特将军铜像艺术成就最高。格兰特是同北战争中的英雄,战争后期任北军司令,后为美国第18任总统。国会于1901年决议为格兰特将军树立纪念铜像,为此挑选了纽约雕塑家亨利·默温·施雷迪(Henry Merwin Shrady)进行创作接受了任务的施雷迪深入研究历史,亲自养马,亲身体验驱赶马车驰过水塘的感觉。一开始,创作经费中没有包括作者的养马费用,创作中也出现了模具被烧毁等意外事件。作者怀着强烈的艺术使命感进行创作,全然不计得失。1922年,完成的铜像在格兰特诞辰纪念日(4月7日)前14天交付,据说这是当时世界第二大的人物骑马铜像。整个创作过程达21年,作者把自己全部的生命力都融进了雕塑。在完成这组作品后,施雷迪燃尽了自己的生命之火,很快去世了。
国会大厦广场前,华盛顿纪念碑下,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美国家庭自发性的集会,为了庆祝祖国的诞生,同时广场上用广播不断播放的不是国歌,而是“动次,打次~”的舞曲,全场人民随着音乐一起摆动,整个广场就想一个大的迪厅,我可以感受到来自每个人内心的喜悦~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波士顿(Boston),这个也是美国相对发达的城市,由于时间问题,按照计划我们并没有很多的感受这座城市,而是更多的去游览名校。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耶鲁大学。麻省理工与哈佛均位于波士顿剑桥,美丽的查尔斯河流淌在两所校园中间,哈佛麻省隔河相望.从哈佛跨过桥去不远儿,左手路边就是闻名于世的麻省理工建筑系大楼。传说摸到哈佛的脚就可以走哈佛之路了. 全世界到哈佛的人,绝大部分要和雕像合影,触摸一下哈佛的脚,如今,这尊铜像的左脚前半部已被触摸成了浅浅的金色.由此可见,对神圣学府的礼拜全人类都是一样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整体建筑设计也是比较古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耶鲁的图书馆,这宛若教堂一般的图书馆令我震撼,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不同,可能真的是国民素质了。尽管车水马龙,车一定是让人的,在这里我没有见过一辆车朝着往来的人群狂按喇叭,在景区门口就算人再多,一条有序的长龙让这场面显得那样有条不紊···这里是美国,这里和上海北京一样,人口密集,压力山大,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事,但这里的人民友善好客,他们愿意对着陌生人“say hello”,这可能是中国需要改变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美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公共场合接触的外国人。他们大多友好、文明,表现得文雅而有修养。我们在自由女神像入口排队时发现,虽然人山人海,但秩序井然,到处都是一幅和谐的景象;在美国的十字路口,司机们会远远地停下等你穿越马路;汽车道上虽然车子很多,但在三十多天的游学旅途中,没有看到一次司机间的争道抢行;在商店、在机场,所有工作人员都很耐心地解答游客的问题并始终面带微笑,不会有任何的不耐烦;旅行中看到的高速公路是那么的整洁、干净、宽阔,两边的绿化郁郁葱葱; 在自助餐厅,咖啡馆,顾客总是会自己收拾桌上的残余垃圾,无需提醒„„
相信通过这些生活细节表现出来的,美国人对环境的爱护,文明谦让的行为,和尊重信任他人的精神素质也会慢慢地影响国人的生活习惯。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们的六人小团队也处处体现了和谐、奉献、团结的精神风貌,无论是在国外的学习还是游玩都体现了较高的素质,赢得了国外教授的好评。通过学习,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也感受到美国的太多细节做得比我们好,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是找不到一个词去准确地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