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董玥 浅析中美大学教学管理的差异

浅析中美大学教学管理的差异

——以西弗吉尼亚大学为例 

[摘  要]:2015年7月12日,我与19名小伙伴们有幸一起来到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开始了为期21天的游学之旅。短短三周的相处,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使得这段宝贵的经历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在游玩的同时,我不仅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冲击,同时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和分析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差异与优劣。本文主要从师生交流、教学方法、参考教材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西文化,教学管理,差异

来到西弗后,我非常期待美国老师的讲课。曾听闻过许多人讲述中西方授课的差异,却从未有所体会,因此,好奇心会更加泛滥。而经过2周多的授课,我感受到了许多美国大学特有的教学方式。教学是美国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教学管理是美国大学学术管理的主要内容。美国大学一直以来奉行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学术管理思想,在教学管理中体现尤为突出。[2]以下是我从西弗吉尼亚大学中发现,值得中国大学借鉴的几个方面:

1师生交流

在国内,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不举手。很奇怪,小学的我们喜欢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变得越来越拘谨、内向、不善表达,于是便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普遍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得学习效率降低、师生交流减少,是非常不利的一种恶性循环。我们的老师往往喜欢站在讲台前,用笔记和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固然没错,然而这样的课堂氛围真的会让学生喜欢吗?

而不同的是,西弗的老师往往不局限于讲台上。他们喜欢和学生亲近。越是离我们近,越能听到我们的声音,仿佛这样,就越能懂我们更多一些。西弗的老师很喜欢与学生交流,她们能接受学生随时随地举手打断自己的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并积极帮他们解答。“你们越是有问题,美国老师越是高兴。他会觉得你们重视他课,并且认真听了。”Michael Zhao曾这样说到。然而,即使你不举手,老师每讲完一部分,也会非常有礼貌地问道:“Any questions?”这时,我便会明白,老师在期待着我们的提问。

非常有趣的是,中国的老师也非常希望学生能够多举手多提问,然而每当他们提出问题时,并没有学生愿意配合。因此老师开始点名叫人回答。这样的习惯反而养成了学生不愿举手,随心所欲的心态。提问时,我们会低下头看手机;点名时,我们会祈祷默念“不要叫我不要叫我……”;而叫到的同学因为没有听课而选择沉默。如此反复……

回想起在美国西弗的日子,我们虽然来到了美国,与美国的老师聊天、向美国的老师学习,但许多地方,我们依然保持着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此,虽然我们能感受到美国老师强烈的热情,但也许我们并未能给予其应有的热情。

我想,正因为美国老师能放下自己教授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餐厅吃饭、聊天,打成一片,才会让学生觉得亲近,才愿意与之交流,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原来一切的根源,还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教学方法

追求新知、探索真理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于美国大学教学的全过程。[1]西弗的老师上课也很有自己一套。不得不承认,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上课风格:有的老师会将课件打印下来分发给学生;有的老师则喜欢做小测试和我们互动;有的老师不用PPT讲课,而是靠着自己丰富的阅历与知识;有的老师会带厚厚的课件有备而来;还有老师两手空空,凭着一张嘴和一只粉笔头就能侃侃而谈好几个小时。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老师,他们都喜欢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个复杂问题,也许会讲个故事,也许会打个比方,但最终,都能将问题化简。西弗的老师很喜欢从自我出发,有时讲经济,会讲到自己3岁的岁女;有时讲金融,会讲到年轻时买过一家做秘密交易的便利店;有时会莫名其妙让你买杯饮料回来,然后蒙上眼睛去找它……总之,当你觉得3个小时漫长而难熬的时候,当你想闭上眼睛睡觉的时候,老师总有办法让你清醒过来。

和中国老师一样,一节课的开始,总是需要有个引入。不同的是,美国老师注重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的知识,而不是由老师传授,被动地用耳朵和纸笔记下。因此,他们会想许多办法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我想,这也是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此外,团队学习也是美国大学十分重视的。他们认为,个人的努力与知识积累若不能分享,并不算是成功;不仅如此,团队合作交流能更加开拓自己的思维与视角,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方法非常有趣,一方面增加了团队意识,另一方面更提高了学习效率。毕竟独自钻研学习是孤独的,而分享则是幸福的。即使成功需要忍受一定的孤独,但我更相信,开拓的思维需要信息的交流与分享,这往往比忍受孤独来的更加重要。

3.参考教材

教材也是中美大学的不同之一。在国内,我们往往只会在开学前购买一本教材,而也许在期末考试前,书本都是崭新的。尽管老师也常常强调,多去图书馆借些相关课程的书籍看看,然而又有几位同学听进去并且这样去做了呢?在美国,老师则不会指定购买一本教材,反而是在开学前夕列出一张书籍清单。这些书都是与本课程相关的书籍。老师没有要求读完所有的书,但你会发现,上课的知识点、考试的出题点都离不开这些书。总而言之,若想及格拿到学分,必须要精读这清单上的教材。不要小看这些书,除了全是英文之外,每一本都一定其厚无比!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大学的毕业率不高,但教学质量非常高的原因吧。

西弗吉尼亚大学共有3个图书馆,我们参观了其中一家。图书馆里电脑、咖啡厅、阅览室等设施非常齐全。值得一提的是,阅览室里有许多小房间,每一间都配有白板、投影仪等电子设备。图书馆的老师介绍道,这些房间可供学生预约使用,以方便小组讨论学习。老师说,这边的小房间十分抢手,若提前几个小时预定往往都是订不到的。可见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小组作业,他们往往在期末成绩的评定中,将小组作业成绩单独提出,作为成绩评定的一个大类。

4.教学活动

我想最有趣、最难忘的就是周末的拓展训练了。作为西弗的一项课程,拓展训练可谓是学生们的最爱。坐车来到学校的森林,看点原生态的花草树木,怎能不觉得兴奋呢?美国大学重视teamwork,他们认为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可以体现团队精神,同时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以及肢体力量,是一项有益身心的课程。

本次的项目是走钢丝。活动开始前,我们做了许多热身。简单的几项活动便能调动我们的四肢、五官、反应力以及合作精神。

印象深刻的是,团队蒙眼走迷宫。我们一行20多人,蒙住双眼,排成一排,一手搭前面小伙伴的肩膀,一手握住缰绳,由一人领队,走出迷宫。若需要帮助,必须举手示意。很有趣,我们一行人在迷宫里徘徊了许久,好像把整条路都走过了,却依旧不能找到出口。当时间越来越长,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绕圈圈时,有小伙伴说,举手求助吧。然而有些小伙伴却说,不,举手就算输了,我们要自己走出去。于是一些人离开了,一些人继续走。睁着眼睛看穿一切的不能说话,而蒙着眼睛不知所云的却不肯认输。身旁还有故意迷惑他人的声音:“快到出口了,快到出口了……”知道最后举手叫出“Help!”的时候,才真正明白,迷宫的意义并不是要走出来,而是告诉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要逞强,要主动寻求帮助,这是提高效率、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

的确,在中国,我们总是希望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以为自己解决的就是最好的,就是成功的。但我们却忽略了因为拒绝帮助而浪费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导致了因为拒绝帮助而可能产生的不必要的危险。在美国,除了入乡随俗,学习他们的思维与方法也是件不错的事。

总而言之,文化的差异必定会导致教学管理的差异,但如今在这个文化交融的社会里,又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呢?如果美国的教学管理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为什么不去学习呢?我们希望中国的学生能够在国内享受到一流的教学,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同时更希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刻苦专研的精神。这些都离不开学校与老师的正确引导。只有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留住国内的学生,而不是把人才白白地送出国去。

参考文献:

[1]冯志敏, 叶宏. 美国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 高教探索, 2002:44-46.

             [2]赵雷. 美国大学的教学学术管理及其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 12:22-24.

董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