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郑心玥—赴大叶大学学期项目学习心得

作为上海商学院的学生,我有幸到台湾大叶大学参加了为期半年研修学习活动,人生就像一场单程车,在不同的时间到达不同的站点,一直在路上。也许我们的人生会在不同的站点停留,也会上下不同的面孔,每个人都经历着相同的终点却不同心理不同遭遇的旅途,我的台湾之行即是如此。是我人生中停靠的一站,而这一战的下车欣赏,也可谓是不虚此行。

120多天的台湾之行就此结束,短暂却又漫长。有欢乐亦有烦恼。但却也是一段珍贵的回忆,这四个月里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在社会认知,思想观念,文化素养中学习到了很多。

一、充满烟火气息的人文环境

同一文化本源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下会酝酿出不一样的结果,如今的台湾予我的印象四字即可概括即:慢、简、暖、礼。

“慢”,慢的是生活节奏,慢的是生活方式。它不似北京上海,每天步履匆匆,所有人都在与时间赛跑,台湾所展现出的画面大概便是:一茶一酒,觥筹交错之中,悠闲自得。刚从上海到台湾的时候,就感觉时间被拉长,日色都变得很慢。就像台湾的店铺基本都存在公休日,亦或某天某家小店关门,只是因为老板想出去走走。台湾已经过了那段步履匆匆的日子,大家也开始渐渐享受生活,随性而为,不一昧为生计而奔波。

“简”,我说的“简”并不是是说台湾的生活,而指的是台湾的人“简”。到了台湾,人仿佛都会变得简单单纯,在这里,人与人之间足够信任,不会以恶意去揣测你,哪怕是素不相识的人,也会尽自己的可能去帮助你。真诚简单待人,真心帮助会爆的一定是感谢,而不是碰瓷。

“暖”,台湾“暖”的不仅是天气,“暖”的更是人心。在台湾,找寻帮助似乎从来都不是一件难事,当时,有一次问路的体验,其实并不远,但人却愿意放下手头的事情带你去到目的地。遇上身体不便的人,也会主动给予帮助……还记得有一次在火车开了空调温度比较低,我穿的比较少,就有些流鼻涕,这时候坐在我旁边一位陌生的阿姨,主动递了纸巾给我,还说:“小姑娘,这个你拿着,这几天天气变化有些降温,记得添衣服,不要让自己生病,回去记得喝点感冒药或是姜茶。”一位素昧平生的人,给予你如此大的真诚关心,当时我的心里真的只剩感动。也就像上面说的,当时,我并没有戒备心觉得她可能会对我做些什么,那种不要拿陌生人的东西的防备。这也是台湾人民在潜移默化之中带给我相信人性为善的想法。

“礼”,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在台湾,人们都非常有礼貌也注重礼仪。他们上下公车的时候回和司机打招呼和说谢谢,司机也会微笑回礼;乘坐扶梯,大家都会自觉站在右侧,将左侧留给需要赶时间的行人;上下电梯时,离电梯按钮近的那个人会一直帮忙按住开门键,直至所有人都乘上电梯,大家下电梯时,也会对其说一声谢谢;所有的服务行业人员,都会在你购买东西时都会对你热情地说谢谢,不论你在哪里,你所感受到的一定是笑脸相迎与耐心接待。而顾客走时也大都会对店员说谢谢,感谢人给予的细心热情服务。而这,也是我们所应当学习的地方。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台湾,给我但感受既是如此,不似高档地界的精致,而是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息,不昂贵,不奢侈,却给人以温暖安慰的体验。

二、特色鲜明的教育方式

作为交流生而言,我们应当感受的不只纯粹是文化知识的交流,更应在人文及文化传播授予方式上深入学习和感受。

不同于大陆高校的上课方式,台湾的老师很少给同学完全按照课件或者课本一板一眼的讲课。台湾的老师更倾向于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授课,于我授课的老师大都具有在企业或是相关经济财务机构实际工作的经验,所以,老师授课会在书本和实操方面,更倾向后者。不会照本宣科,教授的内容不局限于教材,经常会讲授学生未涉猎的课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而在师生关系方面,也是令我感到温馨之处。台湾高校大部分师生关系融洽。尽管老师们在教学方面要求严格,但课后,师生之间的关系通常和朋友一般,不受身份的制约,相处得无拘无束,打闹开玩笑等很难得发生在我们以往师生相处之中的格式,在台湾则是常态。

最后,在台湾,由于相对开放的缘故,学生日常更为自由,学校各项活动丰富创意,学校愿意放手让同学们去组织去进行各类活动,几乎不干预。台湾的大学生相较大陆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几乎每个人都有兼职或者摆摊,自己开店等自身收入来源。   

三、轻松惬意的环岛之旅

我几乎每周都会出去旅行,半年的时间上至新北阴阳海下至国境之南,台湾的最南边,都留下了足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若说行走是一种阅历的话,那么旅行便是开阔视野感受文化的最好方式,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方土地。每座山,每条河,每片海,都在旅行之中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台湾与大陆文化本源相同,文化相近却又有不同。放慢脚步,听听路边的老人夜晚乘凉时的家常话,尝尝小摊上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再将淳朴的大妈精巧的手工艺品装满背包。真正走进风景,去触摸,去细品,去聆听,进而了解到独属于台湾的风土人情。

其次,在台湾,不得不说的是其“夜市文化”。台湾夜市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夜市多发源于交通枢纽、庙口等市集处,通常为各地发展最早、人潮最旺的地方。方便快捷的小吃摊满足了来往人群的口腹之欲,长此以往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口碑相传,夜市的名气也不断大了起来。现今,台湾很多夜市前还加了“观光”二字,这意味着旅游业在台湾的地位提升后,夜市又加入了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一道低成本的小吃成为台湾的大产业,小街小巷里的夜市也成了城市最大的招牌。

如今,时隔了一百二十多个日夜,我又回到了我熟悉的土地,而台湾的经历也将成为回忆,但台湾的人也好物也罢,所带给我的感触,所令我学习到的知识文化,思想素养也将伴随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