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伽英国金斯顿艺术学院研学项目小结
为期十五天的英国金斯顿大学研学之旅已圆满落幕,回首这段短暂却无比充实的时光,感触良多,获益匪浅。此次研学并非简单的游历与观摩,而是一次深度的学术浸润、文化碰撞与自我反思的过程,让我对设计、教育乃至生活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
金斯顿大学以其卓越的艺术与设计专业闻名,此行最大的冲击来自于其教学理念中贯穿始终的“跨界融合”(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精神。在这里我们并未被局限于某个单一的设计领域。产品设计、平面传达、空间设计乃至时尚专业,他们鼓励我们打破学科壁垒,从多元角度审视并解决同一问题。
与此同时,英式教育中对“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强调也令我印象深刻。导师们并不急于传授标准答案或技巧,而是通过不断的提问、引导与讨论,激发我们自主探究问题的本质、挑战既有假设、并论证自身方案的合理性。在每一次的 project review 环节,面对导师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同学们的犀利发问,我学会了更审慎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创意,更深入地挖掘设计背后的逻辑与社会文化语境,而非仅仅停留在形式美的层面。这种思维模式的训练,其价值远超越技术本身,是此次研学最宝贵的收获之一。
“理论结合实践”是金斯顿大学给我们上的生动一课。在校园内我们可以参观到先进的workshop设施(如金属加工、木工、3D打印、数字纺织等)全面向学生开放,并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指导。
此外,学校安排的参访活动也极具实践意义。我们走访了伦敦多家世界级的博物馆(如V&A博物馆、设计博物馆)。在现场观摩经典馆藏与当代设计作品时,结合导师的现场讲解,书本上的设计史变得鲜活起来。而与当地设计师的交流,则让我们窥见了行业真实生态、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趋势,这些都是在校园内难以获得的直观体验。
生活在金斯顿和伦敦半个月,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沉浸式的语言环境提升了我的沟通自信与能力。更重要的是,体验当地的文化氛围、观察市民的生活方式、感受这座城市古老传统与现代创新交织的独特脉搏,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认知储备。我注意到英国设计中对历史元素的尊重与创新性转化、对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的普遍关注,这些文化内核深深影响着其设计的面貌。
在多元文化的学习小组中,与来自同学合作、交流想法、甚至争论,不仅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更学会了理解并欣赏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这种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包容性和适应能力。
此次金斯顿研学之旅,是一次知识的扩容、眼界的开阔和思维的升华。它让我看到了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特别是在系统理论、跨学科知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差距。同时也更清晰地看到了世界一流设计教育的风貌——它鼓励创新、强调批判、重视实践、拥抱跨界。
展望未来,我将把此次研学的所思所学融入日常的学习与创作中:
1、主动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尝试在设计中融入更多元的视角。
2、不满足于表面方案,持续追问“为什么”,深化设计思考的深度。
3、更加重视动手制作环节,不畏艰难,积极利用各种工坊资源将想法落地。
4、积极关注全球设计动态,乐于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合作。
衷心感谢学校提供的这次宝贵机会,也感谢金斯顿大学导师们的悉心指导。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我设计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激励我不断探索,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