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韩国厨艺研学之旅—徐睿

六月的上海,空气中弥漫着初夏的燥热,22日清晨,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浦东国际机场集合,准备开启为期十二天的韩国厨艺研学之旅,这次由学校组织的国际交流项目让我们每个人都充满期待。

初抵韩国:文化碰撞的第一印象

飞机在仁川国际机场平稳降落,透过舷窗望去,整洁的跑道和现代化的航站楼映入眼帘。乘坐大巴前往大田市的路上,我仔细观察着窗外的风景:整齐的街道、独具特色的韩式建筑、随处可见的便利店,还有街头行人时尚的穿搭,无不展现着这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抵达又松大学时已接近黄昏时分。校园环境优美,现代化的教学楼与传统的韩式庭院相得益彰,负责接待我们的助教热情地用向我们问好,和我们热情地交流,有条不紊的带领我们办完流程,但这份用心让我们倍感亲切。今天晚上稍作休息,明天就要开始我们的学习了。

日本料理初体验

第一天的课程从日本料理开始。日本料理的老师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大师,他幽默的教学风格很快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助教翻译老师专业而耐心,确保我们能够准确理解每一个制作细节,他用那不太标准的口音给我们翻译,但是老师翻译的都是那些关键词,让我们一下就能明白,不得不让我敬佩。

 

章鱼苏诺蒙沙拉的关键在于刀工。我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老师的示范,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茶碗蒸的制作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简单的蒸蛋可以如此精致,而且简单易学,通过学习了解到蛋液要过筛才能达到完美,做出来的蒸蛋不仅美观,口感也非常的丝滑。

学习制作加利福尼亚卷寿司时,我们遇到了第一个挑战。海苔总是卷不紧,米饭不是太多就是太少。经过助教老师的帮助,我们终于掌握了要领。当我第一次成功卷出完美的寿司时,那种成就感让我自豪。

烘焙课堂:甜蜜的挑战

25日转入烘焙课程,教室里弥漫着黄油和面粉的香甜气息。我们学习了等各种面包的制作。站一整天确实很累,但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面包金黄出炉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我们学习了8种糕点,最有趣的是制作传统糕点时,我们笨拙的尝试常常引来助教们的笑声,但他们总是及时伸出援手,帮我们完善。

午间休息时,我们和助教一起去吃饭,去吃她们推荐学校附近的美食。聊天时,她教我简单的韩语问候,我教她中文日常用语。我们互相纠正发音,常常因为奇怪的发音而笑作一团。

文化探索:首尔的日与夜

27日的文化日活动,成了我们深入触摸韩国的绝佳契机。清晨的大巴上,

老师指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娓娓道来,远处的汉江像条银带,岸边的芦苇在风里轻轻晃。景福宫的红墙绿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穿韩服的姑娘提着裙摆走过石板路,宽袖飘飘间,檐角的神兽仿佛都活了过来,让人恍惚跌入朝鲜王朝的旧梦。韩屋村的木门虚掩着,青石板路蜿蜒向前。青瓦台的蓝屋顶在松柏间静静矗立,听说每片瓦都有编号,透着不容侵犯的庄严;转身进了明洞,立刻被喧闹裹住——鱼糕摊的咕嘟声、炒年糕的辣酱香、旋风土豆的酥脆响混在一起,我们举着小吃边走边尝,辣得嘶嘶吸气仍停不下来。傍晚寻到那家当地人常去的小店,矮桌旁盘腿坐下,部队锅里的拉面吸饱了汤汁,芝士片慢慢融化成金纱,倒上一小杯烧酒碰杯,冰凉的酒液滑过喉咙,大家聊着课堂上学做寿司时的手忙脚乱,连晚风里都飘着轻快的笑。

韩餐精髓: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回到厨艺课堂,韩餐模块让我们领略了韩国饮食文化的精髓。学习制作海鲜煎饼时,面糊的浓稠度是关键;辣炒年糕要注意辣椒酱与糖的比例;而制作泡菜则需要掌握恰到好处的发酵时间。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韩式调味牛肉的制作。当我们品尝到自己制作的成品时,甜咸适中的味道、嫩而不柴的口感,完全颠覆了我对韩国烧烤的认知,这是我这几天下来最喜欢的一道菜,我吃得津津有味,盘子里什么都不剩了。

西餐艺术:从意大利到法兰西

意大利餐和法餐模块带我们进入了西餐的精致世界。整个教室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学习制作柠檬黄油汁时,温度控制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油水分离。当我们的芦笋奶油汤得到认可时,那种喜悦难以言表。

最令我惊喜的是五花肉炒白菜这道看似简单的法国家常菜。慢火煸炒的五花肉与清甜的白菜形成绝妙搭配,让我重新认识了”简单”的力量,这道菜也好好吃,嘿嘿嘿。

离别与收获:成长的见证

最后一天的结业典礼上,又松大学的礼堂里坐满了人,校长穿着笔挺的西装,亲自走到我们面前颁发证书。捧着这张沉甸甸的证书,十二天来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浮现:老师们的专业指导、助教们的贴心帮助、同学们互相鼓励的笑脸…这些温暖的记忆将永远珍藏在我心底。

回国的飞机上,我翻看着记满笔记的本子和手机里的照片。这次研学不仅让我的厨艺有了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结交了朋友,体验了不同文化的魅力。

如今,虽然已经回到日常生活,但我仍会不时与韩国的朋友们联系。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在料理台边忙碌的身影,和助教小姐姐一起喝奶昔的午后,在景福宫前拍下的合影,烤肉店里的欢声笑语,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或许这辈子真的只有这一次这样的经历,但它在我心里种下的种子,对美食的热爱,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对友谊的珍惜,会一直发芽生长。这段经历教会我的不仅是烹饪技巧,更是一种开放包容的生活态度。那些在韩国的日子,像颗被阳光晒透的梅子,酸里裹着甜,每次想起,舌尖都能泛起熟悉的味道,那是属于味蕾的独特印记。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在舌尖上旅行,在心灵上成长,这段韩国游学的日子,会永远刻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