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韩国又松厨房课学习交流小结B——张心言

飞机降落在仁川国际机场时,陌生的韩文标识和异国的建筑轮廓让我既兴奋又忐忑。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出国参加为期两周的烹饪交流学习项目,行李箱里除了衣物,还塞满了对未知的期待与不安。作为小组组长,我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适应全新环境,更要带领组员们完成每天的烹饪任务。回首这段时光,那些在厨房里与食材、与伙伴、与自己对话的点点滴滴,已然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抵达韩国的第二天,我们便开始了第一堂烹饪课——日本料理。宽敞明亮的教学厨房里,不锈钢操作台反射着冷冽的光芒,整齐排列的厨具让我这个烹饪新手既向往又畏惧。当老师宣布今天要制作天妇罗盖饭和日式沙拉时,我的心跳加速了。天妇罗,这道看似简单的日式炸物,实际上对油温和面衣的控制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在助教的指导下,我们首先处理各种食材:将鲜虾去壳留尾,在腹部轻轻划几刀防止蜷缩;茄子切成轮状,红薯切成薄片,香菇刻上十字花纹。准备面衣时,我按照配方将冰水缓缓倒入低筋面粉中,手指轻轻搅拌,感受着面糊逐渐变得均匀而细腻。”记住,面衣不能过度搅拌,要保留一些小颗粒,这样炸出来才会酥脆。”助教用带着韩国口音的英语提醒道。

真正的挑战来自油炸环节。当清澈的食用油在深锅中加热至180度时,滚烫的油面微微泛起波纹,散发出令人畏惧的热度。我颤抖着将裹好面衣的虾轻轻滑入油锅,”嗤啦”一声,油花四溅,我本能地后退几步,手中的漏筛差点掉落。这时,一位韩国助教老师微笑着接过我手中的工具,熟练地示范如何安全地翻动天妇罗。”不要害怕,”她用简单的英语配合手势说道在她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再次尝试。渐渐地,我学会了判断食材的熟度——虾尾变红弯曲,蔬菜边缘泛起金黄色的蕾丝边。当我自己完成的第一份天妇罗摆在面前时,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酥脆的外衣包裹着鲜嫩多汁的虾肉,蘸上特制的天妇罗酱汁,咸鲜中带着微微甜味。这份简单的午餐让我明白,烹饪如同人生,最大的障碍往往是我们自己设定的恐惧。

如果说天妇罗课教会我克服恐惧,那么第三天的面包课则让我领略了烹饪的创造乐趣与团队合作的魔力。面包教室弥漫着酵母和黄油混合的温暖香气,工作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模具和工具。

我们首先学习制作基础面团。将活性干酵母溶解在温牛奶中,加入砂糖激活,看着表面逐渐形成一层泡沫,就像微型的火山喷发。高筋面粉、盐、蜂蜜、鸡蛋和软化的黄油在搅拌盆中融合,我的双手陷入柔软粘稠的混合物中,感受着材料在指间逐渐变得光滑而有弹性。揉面的过程出奇地治愈,每一次折叠、按压、旋转,都能感受到面团质地微妙的变化。

等待发酵的过程充满了期待。我们围在发酵箱旁,看着面团像有生命般慢慢膨胀,手指轻按会缓慢回弹。烘烤时的变化更是神奇——原本苍白的面团在烤箱中逐渐变成金棕色,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当我们的作品最终出炉时,外皮酥脆,内部组织呈现出完美的蜂窝状,撕开时还能听到”嘶嘶”的声响。分享劳动成果时,各国同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赞赏,美食成为了最国际化的交流方式。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的烹饪版图不断扩展,从韩国本土料理到意大利、法国等各国美食,每一次课程都是一次文化探索。制作韩国泡菜的经历尤其难忘。在传统韩屋改造的教室里,当地老师首先向我们讲解了泡菜在韩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仅是日常饮食的必备品,更承载着家庭记忆和季节更迭的意义。

我们先是将大白菜纵向切成四份,在每片叶子间均匀撒上海盐,静置脱水。这段时间里,老师教我们准备泡菜酱:将糯米粉加水煮成糊状,冷却后加入辣椒粉、鱼露、蒜末、姜末、糖和切碎的葱、萝卜丝。混合时,辣椒粉的辛辣气息让我不停打喷嚏,惹得韩国同学们善意地大笑。当白菜变软后,我们戴上一次性手套,将红艳艳的酱料一层层涂抹在每片菜叶上。没有经过时间浸泡的泡菜算不上好吃,甚至是一言难尽,但我们仍然吃的津津有味,或许是简单的泡菜中夹杂着中韩两国浓厚的情谊。

意大利菜课程同样精彩纷呈。学习制作千层面时,我们从擀制新鲜面皮开始,将鸡蛋面团反复折叠、擀压,直到变得薄如纸张。层层叠加的肉酱、白酱和面皮在烤盘中构建出完美的结构,烘烤后切开时,剖面呈现出令人满足的规则条纹。

蒜香虾仁青口扁面则教会了我火候的重要性。在大火快炒的过程中,蒜片变成金黄色时立即加入白葡萄酒,待酒精挥发后放入海鲜,最后撒上欧芹碎。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但时间的精准把控决定了成品的成败。当意面裹着浓郁酱汁入口时,我仿佛看到了地中海阳光照耀下的橄榄树,理解了为什么意大利人会说”aldente”(有嚼劲)是意面的灵魂。

在最后的法餐过程中,我已经可以娴熟的翻炒食材,不再惧怕而是享受烹饪的过程了,装饰摆盘环节,我用耗油在餐盘上画了三只神态各异的小猫,象征着我和我的组员共同完成了这道菜。

结业典礼那天,我们每人都按序上台,与老师握手合影,倾听着老师叫着我们的中文名字,跟我们说着恭喜毕业。那时,我意识到自己收获的远不止烹饪技能。在克服最初的恐惧后,我学会了倾听食材的声音,理解了耐心和尊重的价值。

如今,每当我站在自家厨房里尝试新食谱时,那些在韩国的画面总会浮现在眼前:天妇罗油锅中升腾的热气,面包发酵时散发的酵母香气,同学们围坐在餐桌旁分享故事的欢声笑语。这次交流学习不仅丰富了我的烹饪知识,更教会了我勇敢尝试、开放接纳的生活态度。那些在异国厨房里学到的技艺和感悟,如同优质的发酵面团,将在我的生命中持续膨胀,孕育出更多可能。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好的料理需要时间,好的生活也是。”这段韩国之旅,正是我人生中一次恰到好处的”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