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交流学习小结——谢旖卿
在韩国又松大学参加的两周厨艺交流项目,像一场充满烟火气的奇妙旅程,让我在美食的世界里收获技能、触摸文化,更因遇到可爱的韩国老师,多了许多温暖与感动。初到又松大学的厨艺教室,各种厨具整齐排列,空气中似有若有若无的麦香。我带着对韩国美食的好奇,对烘焙、料理的期待,忐忑又兴奋地开启这段旅程。而韩国老师们热情的笑脸、亲切的问候,瞬间打消了我的不安,就像冬日里遇到温暖的炉火,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我记得最开始接触到的是法餐,我从前并没有太多的料理经验,对调料的量没有太多的概念,因为有语言障碍的问题,老师对我做的形容词大多只能简单形象,比如“like water”,不过跟在这句话后面最多的还是I help you”。后来,我们还学习了韩国泡菜,虽然对比之前的料理难度较低,但是却有鲜明的当地特色。制作中,从选白菜的挑剔,到抹盐、调酱料的细致,老师都一步一步耐心教。我笨手笨脚地给白菜抹盐,酱料也总涂不均匀,老师就蹲在旁边,轻轻握住我的手,一点点示范,嘴里说着“慢慢来,像这样,要让每片叶子都尝到酱料的味道呀”。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做出的泡菜,发酵后有了正宗的酸辣味,这不仅是学会了一道菜,更触摸到韩国饮食文化里对传统的坚守,以及传承中的温暖。做巧克力麦芬时,老师严谨得像个科学家,强调面粉、黄油、鸡蛋的比例必须精准。可当我提出能不能加点坚果让麦芬更有趣时,老师眼睛一下子亮起来,笑着说“哇,这个想法很棒呀,美食就是要既有规矩,又有自己的小创意呀”。然后和我一起尝试,看着麦芬在烤箱里膨胀,香气飘满教室,老师像个孩子一样拍手欢呼,那种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学生创意的鼓励,让我明白烘焙不只是技术,更是带着温度的创作。千层面的制作复杂又有趣,面皮要擀得薄厚均匀,酱料要调得滋味交融。我在擀面皮时总是失败,老师就站在身后,用温暖的声音指导“手腕用力要均匀,就像对待生活里的难题,稳稳地、慢慢就好”。组装千层面时,老师会念叨着“这一层是生活的基础,那一层是惊喜的味道,就像我们的交流,要把不同的美好叠在一起”。当千层面在烤箱里变得金黄,老师开心地给我比大拇指。这两周,韩国老师们不仅教我厨艺,更用他们的热情、耐心和对生活的热爱感染我。他们会在休息时,给我们分享韩国的美食故事、街头趣事,会在我因为做不好菜着急时,温柔地安慰“没关系呀,失败也是美食的一部分,再试一次就好”。他们的笑容、他们的鼓励,让异乡的学习时光满是温暖。通过这次项目,我学会了韩国泡菜、巧克力麦芬、千层面等美食的制作,更理解了不同饮食文化的魅力。但最珍贵的,是遇到这样一群可爱的韩国老师,他们让我明白,美食连接的不只是味蕾,更是人心。这段经历,会成为我记忆里温暖的片段,提醒我无论何时,都要像老师们一样,带着热爱去拥抱生活、传递美好。烟火会散,但厨艺学习里的成长、老师给予的温暖,永远留在心底,成为我继续探索美食、拥抱世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