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奕葭
过去的四个月,我的名字叫异乡人
“说来奇怪,这么多年过去,人也变了事也变了,这月亮却还是原先的那一个。”
——题记
本学期我参加了我校外语学院的赴美游学项目,前往美国西来大学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学习生活。学院每年都会提供此等机会,我有幸,成为2017年那一批中的一员。
身居异地百余天,亲见亲历了很多,所思所想亦不少。
姑且以一个异乡学子的视角,阐述我所历经的经历。
关于学习
于我而言,在外学习最大的感触,莫过于美国高校教育体制与机制同国内的极大差异。相较于国内高校而言,美国的高校在课程选择的开放性、专业引导的指向性等方面都更为突出,这对(我国近年来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施行、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助益。我国高校从西方“拿来”的学分制,似乎有形无神,未得精髓,以至于包括985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大学生,都苦于每学期一次的选课抢课。自主性的缺失令学生丧失了学习了热忱,甚而迷失了学习的目的。
另外,美国高校(以及其它一些政府机构)着实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办事原则。短短四月,我们便有强烈的感觉和意识:包括校长在内的老师的存在,是为学生而存在,是因学生而存在。他们的存在,是为我们服务的;他们的存在,只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充分考虑和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殊情况,并为其制定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令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都能将学校当作心之所倚。
美国高校的课堂注重参与度,老师的引导和绝对的鼓励式教育,能令学生开口,随后慢慢融入课堂、融入集体。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却又不可思议。这股令内向乖觉的中国学生举手开口、积极参与的巨大魔力,或许会成为中国教育界必将窥探的一大谜题。
此外,美国教师的专业程度也无可挑剔,这或许得益于其教育机制的健全完善。课程开始前,老师会列出完整详细的教学计划,不同于国内的高校,美国的老师会将本学期课程的教学计划下发给每一位学生,令其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和要求,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得以预习补充。同时,老师还会说明期末总评分数的结构分配和所占比例,令学生能清楚地了解分数的构成,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知晓自己该在哪方面努力。而如此的做法,也不同于只在意成绩的国内的做法,美国高校如此行事,旨在不以一场考试判定学生的生死,依我之见,是非常人性化的教育形式。课程的进程中,老师还会下发短期的成绩单,向学生通报此段时间内,个人的学习情况。如此,使得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表现、不足之处,都有清晰而准确的认知,对学生之后的学习的开展有很大的助益。值得一提的是,或许老师在课堂会表现出对部分学生的明显偏爱,然而这仅限于个人的喜爱,同成绩无任何牵连。如此公私分明、以理教人,不可谓不值得学习。
本次修读的四门课程中,令我们一行十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日语课。日语对话、寿司制作、日本电影欣赏、日本文化推广、日本节日普及,不难看出,日语课的形式之多元、内容之丰富,确是令人难以忘记。但究其深层原因,私以为,日语老师不是在培养日本语言的学习者,而是在塑造日本文化的继承者。我作为一名外语专业的学生,语言的学习于我而言是专业、更是生命。日语老师的教育方式,其中所含的语言学习之法、文化推广之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毕竟,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除了“拿进来”,还有“走出去”。我们走出去,首先要尽力去了解别人,其后便是让别人了解自己。须知道,了解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融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教师的雄心之博野。本科生超过双十的年纪,在中国被告知应脚踏实地、归于平凡的年纪,却仍是被美国的老师们鼓励教育,要勇于做梦、要善于做梦。美国老师从未将他们的学生当作学生来教育。小说阅读课的老师把我们当成作家来培养,目标是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商务英语课的老师把我们当作企业家来培养,目标是第二个史蒂夫·乔布斯。当他们的雄心,邂逅我们的壮志,血脉开始扩张,激情燃动不止。在我们这个年纪,需要的不是语重心长的经验之谈,而恰是这超现实魔幻主义的臆想和激励。毕竟,如果你不去做,你永远不可能做得成。
关于见闻
多数人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游学能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能使学生增广见闻、开阔眼界;游学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游与学的完美结合中体验别样的异国文化;游学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感受多元的价值观念。
凡此种种,皆为事实,然则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人们常常误以为“行万里路”意指去到远方,但实际上,抵达远方后的继续征途,才是这四字箴言的内涵之意。
此行四月,我便充分利用了学习之外的闲暇时间,合理规划了游与学的比例与安排,用双脚亲吻大地,用双眼记录美好。我走遍了洛杉矶市内的所有景点,寻访了洛杉矶市内的所有美术馆,看尽了这四月内在洛杉矶上演的所有剧目。郡立美术馆的独特建筑、亨廷顿的恬然静谧、当代艺术馆的摩登超幻、盖蒂中心的宏伟广阔……无一不是全球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温床。身处美术馆内,被一幅幅精致且极具生命力的油画注视着、凝望着,我深切地意识到艺术的无国界性,那是我身处异地却深感自己同家乡之间并无距离的时刻。那感觉,仿佛有个声音自远方而来,向我的灵魂诉说,并引起了我的血液的震颤。中国已然跃上国际舞台,未来的我们必将更加重视艺术修养的培育和熏陶,而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向西方国家学习。
洛杉矶之外的风景,也未有半分逊色。纽约的都市摩登,百老汇经典和原创音乐剧在夜夜笙歌的时代广场风雨无阻地上演着;芝加哥的古朴浪漫,生活似乎凝聚在那一条“只一眼,便是一生”的“华丽一英里”大道;新奥尔良的艺术气息,远在郊外的庄园和橡树诉说着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女性自立自强撑起整个家族的故事;西雅图的静谧唯美,枫叶火红的点缀下,咖啡飘香的街道里,连漫步也成为一种奢侈;旧金山的迷人绚烂,立足于五彩的建筑群,在摩登与古朴、新与旧之间,感受漫无目的的欣喜;圣地亚哥的闲适悠然,阳光和沙滩的无缝结合,海天一色的清澈蔚蓝,仿佛能再一次经历,人生第一次自由呼吸;拉斯维加斯的纸醉金迷,在挥霍和酒精的喧闹中夜夜笙歌,正应了那句“将所有发生在拉斯维加斯的人事,都留在拉斯维加斯”……
每一次的外出,每一次的旅行,几乎都由我独立策划、践行。走出国门前,我鲜少踏出上海的土地,也并未具备同我年龄相符的生活自理能力。确是这次游学,确是这些征途,令我在异乡中成长,在异乡中成熟,令我邂逅了不一样的自己,令我遇见了更完满的自己。
中国确是泱泱大国,外国的月亮确实未必更圆。但可以肯定的是,是我们选择了“走出去”,而非来自异乡的邀请。故而我们不该,在他人的故乡,品头论足。不该别用自己狭隘的目光,丈量世间万物。
关于游学
游学固然有益,却总是遵循着因人而异的亘古原理。我不禁发问:
为何有些人能通过跨越太平洋找到更好的自己,而另一些却还是去时的样子?
是因为当前者在尝试当地各类美食时,后者竭尽全力在找寻中华料理。
是因为当前者在当地广交好友,认识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国际学子时,后者窝在自己的寝室一隅,窝在那一方只有华语的天地。
是因为当前者闲暇之余都畅游在外,极力体验当地民俗文化时,后者掰着手指,倒数着归国的日子。
距离从来不能决定我们思想的深远。即便你乘坐飞机十几个小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充满神秘的新环境,你却依旧“故我”,做着同来前一样的事情。兜兜转转,除了那足以写进简历的一行小字、那一段可以用以吹嘘却处处透着空洞的“经历”之外,你一无所获。
多少人,跨出了家门,却挣不开原生家庭的阴影与枷锁。
多少人,迈出了国门,却逃不掉自己固有的思维与观念。
因为,你不过是身体完成了一段物理距离。而你的心,一直停留在家和国的边界里。
这便是当下人们最大的误区——
他们以为,去过的地方走过的路,同我们的思想我们的魂,会成正比。
然而太多事实证明:
单纯走出去,从来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只有走进去,才可能得到真正的长进。
鲁迅的“拿来主义”也基于此理。如何拿来?只有走进去。只有真正了解他国文化的精髓,才有可能为己所用。否则,即便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文物远赴海外、示于外国人前,即便中国国粹收获呼声一片、余音绕梁而旋,依旧不过是走出去。不会走进外国人的心里,我们的国粹永远只会是我们的国粹,而无法成为世界的宝藏。
倘若不走进去,我们拿来的只会是糟粕。
倘若不走进去,我们怕是,什么也拿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