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赴台交流学习心得-周里惠

赴台交流学习心得

      人生就像坐火车,在不同的时间到达不同的站点,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路途。也许我们的人生就如同坐在车厢里的众生相,经历着相同的终点,却不同心理、不同遭遇的旅途,我的台湾之行即是如此。

      很庆幸自己能和其他的6位同学一起在台体味交流生的学习生活,在台湾一学期的交流让我看到了两岸在教学、考核、课程学习上的不同模式,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4个月的台湾之行,就这样结束了,既短暂又漫长,有喜也有悲;但在大学四年里有这样的一个经历,是我一生珍贵的回忆。

      “台湾”这个名词长久被人们赋予政治敏感性,当初赴台也曾担心过是否能适应这种气氛和环境,去到之后发现这些担心显然是多余的。每个台湾人都很热情、耐心、有礼貌,与大陆最明显的区别是:买东西付钱时店员都会说谢谢,乘公交车下车时司机也会说谢谢,慢走,问路时路人知道我们是大陆过来交换的学生,都很关切地问我们适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在台湾,人们很重视知识文化产权,所以书本都卖得很贵。老师理解我们只呆半年的情况,告诉我们可以不用买教科书,她会在每节课上完后将教案的PPT档上传到校内网,我们可以直接登录下载,打印出来,方便我们温故知新。对于我们是否看得懂繁体字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关心的问题,很幸运的是似乎我们本来就熟识繁体字,不会看书的困扰自然不存在,也许是汉字共通吧,当然大陆和台湾本来就是同文同种,语言文字自然是没有障碍的,沟通起来当然也是非常亲切的。

      东吴大学在设施方面,提供了完善的硬件资源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方面更多地注重同学的动手机会,个人能力展示、团队合作的培养以及实物操作能力,而且台湾的大学生更加独立,与社会的接触也更加紧密。台湾高校的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并且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都非常高,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学习指导,这些都让初入宝岛,并对宝岛高校知之甚少的我们倍感温馨。东吴大学的考核模式是多元化的,期末并不是唯一。同时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台湾学生社团激情、开放、自由的氛围。

      这次去台湾的机会很难得,在确保学习的情况下,只要有空,我们几个同学都会到台湾的其他地方走走看看。回想这四个多月,收获颇丰。我们走了不少地方,台湾一些标志性的地方,我们都有去到。阳明山观活火山,金瓜石参观黄金博物馆、九份老街吃美食,淡水游玩红毛城,高雄西子湾看落日,花莲清水断崖俯视太平洋;与国际处志工一起到基隆看女王头,去金山老街吃美食;跟东吴大学校长一起骑脚踏车到淡水,全程50公里;圣诞节一起去新北市市民中心看露天演唱会;欣赏着101的烟火秀一同跨年…感觉除了少数像台北101那样现代化的建筑,这里更多的是原始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台湾的自然景观虽说没有大陆的壮观、震撼人心,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景色有不同的感触,抱着欣赏的态度去感受大自然美丽,一样让人感动。而且台湾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做得不错,环保意识也很强,无论是市区还是风景区,地面都是很干净的。我们大陆虽然有很多美丽的自然风景区,但因为环境保护得不好,导致很多美丽的景观都被破坏了……

      此外,来台湾后发现台湾和大陆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是有差别的。比如:数位=数码,雪梨=悉尼,资料=数据,记忆体=内存,捷运=地铁,欧巴马=奥巴马,杜拉克=德鲁克。另外,有一些很好玩的事情。在台湾,,行和列与大陆是相反的,横的叫列,竖的叫行,让我感叹了很久(这与书写时从右往左竖着写有关)。到了台湾才了解到“半斤八两”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这里,一斤是十六两,600克。台湾人基本的交通工具是机车(也就是摩托车),而且骑机车的时候,一定会戴口罩和安全帽,所以台湾有口罩、安全帽文化,形形色色的口罩、安全帽让人眼花缭乱。

      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了好几十年。有些台湾人对大陆的认识也是停留在七八十年代。我们曾经遇到台湾朋友的疑问:“大陆有没7-11?”,“大陆有没有出租车?”,“大陆有没有肯德基、麦当劳?”这样啼笑皆非的问题,让我们深感无奈之余,却又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两岸需要进一步的交流。在赴台之前,很多周围的家人、朋友都很担心我会不会遇上政治问题,为我做了百种千种的假设。其实,起初刚到台湾时,确实有些人有问过我们一些敏感的问题,也有从新闻中看到一些令我们不开心的新闻,但那都只是一部分,大部分的台湾人,台湾同学都很热情,他们得知我们来自大陆,觉得非常新鲜,也透过我们了解到大陆并非他们媒体所报道的那样,也通过我们重新认识了大陆和大陆人,他们也非常有兴趣来大陆交流,这是我们最乐意见到的……

      136天的交换生活,在生命的长河中虽然不算长,但对于我来说,足以铭记一生,我得到的不仅是学识的增长,视野的拓展,更有着友谊的加深和心灵的震撼。四个月的细细品味,一辈子的美好回忆,我将永珍藏。

      最后我想感谢学院能给我提供这样一次机会,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老师同学们!

 周里惠 

20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