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交流学习感想
赴美交流学习感想
作者:财经学院 余曦
在2013年4月才得知有去美国Millersville大学交流的信息,距离8月底美国就要开学的时间点来说,这无疑是比较仓促的。但还是抱着一试的心态报名了。由于我们是第一批和美方交流的学生,和去英国交流的学生相比我们没有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只能靠自己摸索,借鉴了一下之前去过美国游学一学期的学长的经验,以及在双方老师不断协调的帮助下,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后,终于在7月15号正式地拿到了美国学校的I-20,8月12号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
为了让我们能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美方学校在正式开学之前为我们安排了两个星期的语言课程。在此期间我们住在Immerse International House,这里住了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国际学生。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会安排6个小时的课程,每天上课的内容都很丰富,有关于语法词汇、习语或是专门邀请当地成功人士为我们开展与商科有关的讲座。休息之余Immerse的老师还会带我们去周围的费城转转。与之后的学习相比真是轻松了很多呀。
很快两个星期的适应期就过去了,我们搬进了学校的宿舍,见到了与我们一样来自其他国家的交换生以及我的美国室友,正式开始了在美国交流学习的生活。
在美国交流的这一学期中,美国学校给我留下了三点深刻的印象。
首先,美国大学的学习节凑非常紧凑。开学第一天,室友说祝我好运,希望我能活着到假期,我以为她开玩笑也就没怎么当真,越到学期末就越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了。第一周算是调节期吧,各科老师先把自己的要求说清楚,交代了一下每次交作业和考试的时间,以及在最后在总成绩中所占的百分比。学生在试听了第一节课后可以再决定要不要换课或者是换老师。一周过后,上课的节奏明显加快,有的老师可以一节课讲掉2节的内容,作业量当然也随之增加,而且各种小考不断,像是回到了高三半月考的日子。到期中期末考的那两周,忙的都快要飞起来了,所有的论文、考试都堆在一块,全校的学生都一样,图书馆一个空位都找不到。
其次,学习方法与国内相比有很大不同。外国老师更多讲的是实际运用,喜欢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对于书上的理论概念基本不提,或是将一整段都读一遍。所以课前的预习非常重要。看到我旁边的美国学生在每节上课之前都已经把他认为的重点划出来,并在旁边住上批注。由于老师上课的速度很快,所以预习的量是很大的,尤其还是英文的,所以很多时候在课下花在预习上的时间比课堂上还多。在国内一般都是空书进去,划满出来。顺便要感谢一下老师,虽然老师们都很严格,但他们都很乐于帮助学生。因为我是国际生的关系,每一门课的老师在下课后都有主动找我,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去找他,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最让我感动的是法律老师,美国没有考完试后分析卷子的习惯,当我们告诉老师想知道错在哪,他给我们单独约了时间将整份卷子都解释了一遍。
除此之外,还有学校完善的服务机构。学校有一个家教中心和写作中心都向全校学生提供免费的服务。一些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或是在某门科目上不擅长的学生都可以向家教中心申请家教,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家教也是本校的学生,他们凭自己该科目的成绩来申请家教的资格。家教中心在解决同学的困难同时,也给另一部分同学们提供了兼职机会。写作中心在期中和期末的那几个星期是个非常热门的场所,想拿高分的同学可以把自己写好的论文拿去修改,他们会针对格式、语法、用词等方面为你的论文提供修改建议,让你的论文更规范。
从刚开始到美国对一切事物的新鲜劲,到后来对紧张学习的不适,再到逐渐的习惯,一个学期的交流也随之到了尾声。不得不说一个学期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大家还都意犹未尽。但这紧张并快乐的一学期交流生活却让我觉得异常充足,这也将会是我宝贵的回忆。
——余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