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普顿大学交流感想-俞中雁
赴北安普顿大学交流有感
广告学152班 俞中雁
九月十七,我们踏上了前往英国的航班,开启了短暂的交流生之旅。十二月初,回到上海,近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但也足够我体验到英式教育的魅力和当地的文化特色。在那里发生的故事、结交的朋友,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深藏在脑海里,成为宝贵的回忆。
对于我来说,三个月内最重要的就是感受英国的大学教育。在赴英之前,我们就在学校选好了心仪的课程,由于广告学的限制,可选择面比较少,基本上都是统一必修课,其中包括大一和大二的课程,如新媒体市场营销基础、数字市场基础、市场决策信息这样的理论课,还有很特别的实践课,如商务沟通、职业规划的课程。
初来乍到的时候,是有一丝害怕的,怕老师语速太快、怕无法和同学沟通、怕作业困难完不成等等。其实真正到课堂上会发现,困难是有的,但是大家都会努力克服。我们碰到的老师都很nice,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位Kardi老师,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对班上同学说要多和我们交流,英语是我们的第二外语,能跟上脚步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上课的时候甚至为我们放慢了语速。当然也有很困难的课程,一开始有一门课程听了一整节课都一头雾水,下课与老师沟通的时候发现之前有基础课,而我们没上过,后来她帮助我们进行了调课。所以困难不要紧,要紧的是要勇于沟通,解决问题。
英国大学教育与国内的教育形式很不同,一个课程有时候会分为两个部分,像我上的市场营销基础,课堂分为lecture和seminar(tutorial)这两部分,lecture是阶梯教室的大课,侧重教授的演讲,seminar是小课,侧重学生的观点表达和理解。对于习惯了国内模式下乖乖听老师讲课做笔记的我来说,seminar简直就是噩梦。每每听到教授拖着长音问到“Anybody else?Say something”并且目光扫视全场的时候,我就不由得紧张,因为小课上学生们的互动和讨论才是重点,从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例子会让我们印象更为深刻,理解得更为全面。
英国大学教育很注重自主性。在北安普顿大学,有一个NILE教务系统,平时老师发布课件、作业任务,都在上面,他们会提前把上课内容upload到网上,这样像我们这样听课吃力的学生,可以提前进行预习。同时,有时候不在教室上课,会借助NILE上的版块进行E-activity。
不止自主性,还有教授们会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把我们的兴趣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就拿Kardi老师的商务沟通举个例子,整个学期的课程要围绕一个项目展开,班上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小组,选择一个社会机构,帮他们完成Instagram或者Facebook的宣传活动。教授把我们几个中国学生拆分开,放到各自感兴趣的组别里,让我们与当地的学生有了更深入的交流。我在的一组都是男生,他们选择了隔壁镇上的一家安全教育中心,在整个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主要由我们学生自己撰写email进行沟通,与客户见面交流宣传想法,教授会辅助我们,帮助修改email的措辞,提供更客观的意见。这样的课程给我带来了别样的体验,仿佛初入社会,但又在教授的指导下一点一点进步,同时融入了同学,与他们有了良好沟通的桥梁。真的很遗憾这学期结束时仅仅停留在策划活动上,还没能够真正参与活动的开展过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碰到了不少有趣的教授,他们各有特点,或和蔼可亲、或风度翩翩、或幽默风趣,他们在学生们的包围中走来走去,或者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桌子上,我遇见最夸张的是一屁股坐在桌子上和我们讨论的。在一次lecture课上Grant教授直接拿出了教材上的吸尘器,在讲台上演示,很是可爱。
除了英式教育,生活上的不同也给我带来很大冲击。民以食为天,英国的饮食真的让我们叫苦不迭,英国整体消费水平偏高,最普通的金拱门套餐,价钱差不多要翻中国一倍。刚去的我们总是把英镑心中默默换成人民币计算,总是看看菜单惊呼“伤不起、吃不起”。不止贵,餐厅品种还少,除了炸鱼薯条就是土豆和汉堡。所以,在英国必备的一门手艺就是做菜。我们住在镇上的宿舍里,在超市买菜可以说是很方便了,一个楼层有七八个小伙伴,共用一个厨房,大家拼锅、拼盘、拼米,其乐融融。每天最开心的时候便是下了课,大家凑在一起想今晚吃什么。地域差异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广东人说南瓜饭不用把南瓜去皮,河南人没喝过酸辣汤,山东人打趣上海人不吃辣……平时这个小厨房会充满欢声笑语,课余时间我们还会在这里组局狼人杀放松心情,在国庆和中秋坐在一起做月饼和满汉全席。异国他乡,没有家人的陪伴,身边的小伙伴就是最重要的依靠。
说到住宿,宿舍费用高的离谱,但是也有它值得高昂的地方。每个人一间单人寝,房间虽小但五脏俱全,有独立的洗手台和暖气。后勤保障也是一流的,有次公用冰箱坏了,学生住宿处会立刻派人来整修,并且进行赔偿;每天夜晚都会有保安巡逻;每周五进行一次消防演习等等。安全指数还是很高的。
除了待在学校和北安镇上,我们还少不了去英国别的地方走走。前前后后,我们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去了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苏格兰高地、爱丁堡、牛津、剑桥等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走过的每个地方都发生了恋恋不忘的故事:在伦敦坐过了伦敦眼、去了哈利波特的国王十字车站、参观了大英博物馆、看了女王家门口卫兵的换岗仪式、在阿森纳主场看了一场热血沸腾的欧冠、摸过城堡里的砖石、看了苏格兰风笛、在叹息桥上叹息、在徐志摩诗中的康桥下撑篙……一切曾经在脑中幻想过的场景、在书本中提到的故事,被呈现在现实里,真是很神奇、很难忘的一种感觉。
在整个赴英交流的三个月里,学习和生活上都发生了不少改变,也认识了不少正能量的朋友,尽管花费了很多金钱,但是这些经历,我不后悔,是真的有意义的一段交换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