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2015年日本行报告-洪伟民

2015年教育部重大课题《战后日本政治、外交实质和未来走向研究》赴日调研、资料查找的报告小结

2015.8.20  洪伟民

      本课题由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胡令远教授领衔、本人负责该课题的子课题《战后日本社会的演进与日本政治外交综合研究》,研究日期为2015.5~2017.4。此次赴日,主要为本子课题查找合适的资料并查询有无合适的资料可购买。

      本次计划由该课题出经费,利用暑假期间赴日10天左右。按预定计划由7月26日至8月4日共10天。

申请计划如下:

说明: I:\15.8.4~11大阪、东京\15.8.2~11日本\IMG_0299.JPG

      7月26日坐上海航空FM821、15:25分上海浦东出发、同日大阪关西机场到达。因为飞机误点,到达大阪关西机场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说明: I:\15.8.4~11大阪、东京\15.8.2~11日本\IMG_0299.JPG

      7月27、28日两天按预定计划,赶赴此次在日本的主要合作方——大阪府立大学。由该校学术研究院高等教育推进部门清原春芳教授接待我。

大阪府立大学

      创立于1883年的大阪府立大学至今已有132的历史。之前主要以兽医、农学为主,1955年正式定名为“大阪府立大学”,是大阪府地方政府公办学校。2005年(平成17年)4月,由大阪府立大学(旧)、大阪女子大学、大阪府立看护大学三所府立大学合并、再编成现在的“公立大学人大阪府立大学”。大学的简称为“府大”。 大阪府立大学是日本最大规模的公立大学之一,仅位列于首都大学东京之后,位于第三名。学校在大阪南部堺市。离古都京都及奈良较近,关西国际机场就在眼前。堺市是面临大阪湾的港口城市,自古以来就靠国际贸易及文化交流为基础而发展起来。

      大阪府立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设有工学院、生命环境科学院、理学院、经济学院、人间社会学院、护理学院、综合康复医疗学院……等7个学院和7个研究生院。大阪府立大学是以兽医学院和工学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在这两个学院依然颇具实力,是全国最具权威的学院。

说明: I:\15.8.4~11大阪、东京\IMG_9526.JPG

      这是笔者留日期间在大阪府立大学求学时的教学楼。在这里度过了旁听生、硕士、博士共计8年的时间。现在已经改成行政办公楼。

说明: I:\15.8.4~11大阪、东京\IMG_9528.JPG

      这是旧教学楼改建的新教学楼。

      这是清原春芳教授的研究室。

      以上为此次查找的部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由于课题比较新,与本课题完全一样的资料几乎没有,基本上是某一部分的章节相关。但碍于时间,只能记录书名等,无法仔细查看。拍照也是得到了特别许可后,才允许的。否则完全手工记录,工作量将很大。

      7月29日赴京都大学。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静波教授正好在京大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这是京都大学校门。世界著名的百年名校,校门只是一堵墙而已。这么“寒酸”的校门恐怕还不如我们的一些中学校门吧。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世界名校。

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建立于1869年,1897年开设大学教育,是日本的国立大学。大学的简称为“京大”。综合实力排名日本第二,是继东京大学之后的日本第二所国立大学。初建时整个大学只有一个理工科分科大学,共有6个专业21个讲座,学生不到500人,木下广次为首任校长。 数年之后,又增设了法科、医科、文科等3所分科大学,这时全校已有5个分科大学。4年后新的大学令颁布,分科大学改名为学部。法学部原有的法律学和经济学分家,同时上升为学部。经过数年的努力,农学部和一些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学校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人数成倍增加,京都第三高中并入后,以此为基础成立了人文学部,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教养学部。战后,按照新的教育法,全部实行新制,削去帝国大学中的“帝国”二字,清除军国主义对京都大学的破坏和影响,包括实行男女共学,清理教师队伍,废除一些不合时宜的讲座,增设教育学部、药学部和一些研究所,研究生的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外开放门户。这样,就成了在日本仅次于东京大学的学科齐全、规模宏大的国立综合大学。

      京都大学的前身是京都帝国大学,在校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学生运动,校友包括5名诺贝尔奖得主、2名菲尔茨奖得主、2名日本首相以及4名芥川赏得主。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相比,它们是分列日本东西的两颗灿烂的学术明珠,一个专注培养政治精英;一个专注培养学术精英。经过百年的努力,在世界上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凭借它那得天独厚的学术环境、独具特色的传统和学风,学校全体成员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日本最杰出的院校之一。

这是徐静波教授在京大的研究室。

说明: I:\15.8.4~11大阪、东京\IMG_9450.JPG

这是徐静波教授研究室所在的“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京都大学图书馆

      以上是京都大学图书馆所藏的部分资料。由于只安排了一天的时间,要想把所有资料都整理、查找出来不太可能。而且由于与本课题直接的资料不多,只要与本课题有关的有关章节,就列入名单之中,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查找。

照片是在得到允许之后拍摄的。

说明: I:\15.8.4~11大阪、东京\15.8.2~11日本\IMG_0367.JPG

      按计划,7月30日赶赴东京。上午8:23分坐“のぞみ206”号从新大阪站出发、途径京都、名古屋、新横滨至东京。上午11点多到达东京。然后赶赴所住旅馆“半藏门旅馆”。

这是东京所住的旅馆和附近的地铁站。

说明: I:\15.8.4~11大阪、东京\15.8.2~11日本\IMG_0382.JPG

      7月31日至8月3日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查找资料。其中8月2日星期日图书馆休息。实际是31、1、3日三天。

      这是日本的“国会图书馆”的外观。由于管制严格,里面不仅不能拍照,还不能带包进入。只能拍摄几张外面的照片。

      所带物品必须寄存,允许带入的只是笔记本、笔等,而且必须放在透明、能看见里面东西的塑料袋里(图书馆提供)。进入图书馆必须办理入馆证,凭入馆证和密码读者可以免费进入阅读各类资料,但不能借贷、不能拍照,只能做笔记。虽然可以复印,但价格昂贵。

      虽然三天时间在图书馆,但不能象大学图书馆那样直接进入书库进行甄别、挑选、整理,只能拿入馆证,凭密码上网查找资料予以确认,再进行提交书名单子,由工作人员借出图书,在馆内查看。由于电脑上往往只有篇名,具体内容并不详细。所以,等借出来以后一篇一篇、一部一部书地确认、查找,非常花费时间。而所有资料都是不能拍照、只能做笔记的。所以,只能在笔记之外,再在电脑上予以保存,以便以后方便查找。

国立国会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有两个源流。一是设立于1890年、隶属于旧宪法下帝国议会的贵族院众议院图书馆,另一则是设立于1872年、隶属于文部省的帝国图书馆。其中帝国图书馆经历了自书籍馆(1872)、东京书籍馆(1875)、东京府书籍馆(1877)、东京图书馆(1880)至帝国图书馆(1897)的变迁。1947年改称为国立图书馆。

      日本国会图书馆,既为国会提供服务,又承担国家图书馆职能。图书馆提供国会会议记录、法令、年报、图片、历史记录,另外还有贵重文物、近代图书的图片数据库,资料很丰富。

      其藏书包括了明治以后日本出版的所有出版物,两个图书馆的藏书成为NDL藏书的重要基础。该馆是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模式建立的,1948年6月5日正式向一般读者开放。

      国立国会图书馆具有双重职能。它既是日本的国家图书馆,也是国会的图书馆。《国立国会图书馆法》明确指出该馆’以搜集到的图书及其它资料,在帮助国会议员完成公务的同时,对行政和司法部门以及日该国民提供法律上所规定的图书馆服务为目的’,由此规定了国立国会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为:国会议员、政府机关、普通国民。为国会服务居首要位置,是它服务的重点。

      国立国会图书馆是唯一法定接受缴送本的图书馆,它收集的国内出版物作为日本的文化遗产将进行永久性的保存,因此同时具有保存图书馆的作用。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作为国家的文献信息中心,对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需求,提供迅速准确的服务。

对一般读者的服务

      该服务分别在中央馆及国际儿童图书馆(原上野图书馆)、支部东洋文库进行。服务的对象包括各类图书馆、地方公共团体、调查研究机构、企业等,学术研究及其他人员,不问国籍,任何人都可到馆阅览,利用资格为20岁以上的成人。国际儿童图书馆主要读者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根据该馆的规定,除国会议员和国会人员外,馆藏资料不直接外借给个人,只能在馆内阅览,但可通过各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与NDL互借,间接地借阅使用。对一般读者开放的阅览场所,其中有些在使用时有一定的限制和需办理特殊的手续,如一般研究室、宪政资料室、古典籍资料室、音像资料室等。

说明: I:\15.8.4~11大阪、东京\IMG_9613.JPG

      这是去国会图书馆时途径的“二松学舍大学”,是日本研究王阳明的权威大学。可惜该校没有熟人,无法进入该校图书馆(进入图书馆需要证件)。

说明: I:\15.8.4~11大阪、东京\15.8.2~11日本\IMG_0410.JPG

      利用国会图书馆休息那天,去东京古书一条街“神保町”看了看。虽然因日本经济不景气,很多旧书店关门或改行,但大都店家仍然经营者不同的“古书”。整个一条街,一家挨着一家,而且各有特色。有的专营音乐的,有的专营漫画的,有的专营学术类的。学术类又分文、理科。有文学的,有经济的……。还有不同时期的书籍的。比如古代的、近世的、现代的、当代的……等等。

      8月4日按预定计划,乘坐东方航空公司MU822航班,从东京成田机场回国。下午4:55分的飞机,到浦东国际机场七点多。

      总共十天,圆满结束此次赴日工作任务。

题外的话

      随处可见的分类垃圾箱。日本人养成了将垃圾分类的习惯。而且,马路上除了便利店门口意外看不到垃圾箱。垃圾怎么办呢?大家都带回家去,按分类不同扔在不同的垃圾箱里。

      这是普普通通的地铁车站。干干净净,没有垃圾,也没有垃圾箱。我在二十年前留学日本时还能看到很多垃圾箱。而现在,日本人则觉得反而会弄脏环境。垃圾带回家处理是天经地义的。可见环保意识已深入人心。

      日本也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那么要吸烟怎么办呢。就去专门为“瘾君子”们准备的地方吸烟。我们也有规定,可是谁在乎呢?

      我们每个学期开设了所谓的政治课,考完试,合格了,就算通过了。真正与社会“接轨”的有多少?看看我们的厕所就知道了,脏乱差臭,一个不缺,有多少学生会为环保操心呢。就连不少教师,上完课后讲台上垃圾一大堆,难怪下课后教室就成了一个垃圾场。

      这可是日本的公共厕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