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Lost your password?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韩国又松大学厨房课境外交流学习小结——季宇杰

在今年6月22日至7月5日,我赴韩国又松大学参与了为期两周的厨房课境外交流学习。课程精心设置了日料、烘焙、韩餐、意式和法餐五大模块,每个板块都有两天的学习课程。这段旅程极大地拓展了我的烹饪视野与技能,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不同饮食文化背后蕴藏的独特魅力。

当我初次踏入又松大学校园,我对于即将开始的烹饪之旅,心中充满了热切的期待与一丝面对未知的紧张。校方细致的安排令人安心——经验丰富的教授团队、热情专业的助教,以及一个盛大的欢迎晚宴,都迅速消弭了陌生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

日料初体验,便让我深刻领悟到其对食材本味与极致工艺的执着。刺身制作课上,教授娴熟处理鲜鱼的过程,以及要求近乎苛刻的精准刀工——薄厚均匀,纹理清晰,都令人叹服。当亲手将晶莹的鱼片搭配酱油与芥末送入口中,那瞬间迸发的、如同置身海洋的纯粹鲜甜,是教科书无法传递的震撼。寿司制作则是另一种挑战:饭团的温度、馅料的配比、卷制的力度,每一个细节都需全神贯注。在教授示范与助教耐心纠偏下,当第一个自己完成的寿司卷成形时,那份由专注凝结的成就感格外甘甜。

烘焙课堂弥漫着令人愉悦的甜香与黄油气息。从基础的海绵蛋糕到造型饼干,再到需要耐心发酵的面包,每一个环节都是对精确与耐心的考验。蛋糕制作中,蛋白打发的状态、面粉过筛的均匀度、烤箱温度与时间的毫厘之差,都直接决定了成品的成败。当经过数次调整,终于烤出蓬松轻盈、色泽金黄的成功品时,那份甜蜜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更令人着迷的是观察面团在烤箱中“成长”的过程——看着它们慢慢膨胀、披上诱人的焦糖色、散发出温暖浓郁的香气,仿佛见证了一场魔法。

韩餐课程揭开了韩国饮食中深厚的发酵文化与温暖的家庭日常。亲手制作泡菜的过程,从挑选白菜到调配秘制酱料(辣椒粉、鱼露等的精妙融合),再到涂抹腌制,每一步都充满了生活智慧。泡菜成品那酸辣爽脆、回味悠长的独特风味,是时间与微生物共同缔造的奇迹。而韩式辣炒年糕(떡볶이),则完全颠覆了我对它的认知。它的内涵远不止一道菜,亦是韩国街边烟火气的照映,更像浓缩了韩国街头巷尾的活力与温情。橙红诱人的酱汁裹着软糯年糕,搭配吸味的鱼饼、爽脆的蔬菜,视觉上已先声夺人。教授强调,这是韩国人味蕾的集体记忆。品尝时,那复杂的味觉层次直击心灵:辣椒酱的辛香开场,发酵带来的微妙酸度紧随其后,最终以一丝清甜收尾。鱼饼的鲜美、年糕的Q弹、蔬菜的清新在口中和谐共舞,辣得酣畅却不霸道。这道看似简单的街头美食,用最朴实的语言诉说着韩餐的精髓——连接人与人的情感,传递着市井生活的真实温度。

意大利菜的学习,是一场对食材本味的盛大礼赞。肉酱千层面(Lasagna)与虾仁青口扁面(Linguine alle Vongole e Gamberi)的对比尤为鲜明。千层面是浓郁厚重的代表:层层叠叠的面皮、饱含肉香的番茄酱、柔滑的贝夏梅尔酱与拉丝的芝士,交织出扎实温暖的满足感,每一口都是家常的慰藉。而虾仁青口扁面则如一股清新的海风:扁面麦香十足,虾仁弹嫩鲜甜,青口贝带着海洋的咸鲜,仅用橄榄油、蒜末、白葡萄酒和欧芹简单调味,便让食材最本真的鲜美在舌尖绽放。两道菜一浓一淡,却共同诠释了意餐的灵魂:尊重食材,让它们成为绝对的主角,烹饪者只需恰到好处地引导和衬托。

法餐的学习,堪称一次关于“优雅”的深度解读。芦笋奶油浓汤与香煎比目鱼配柠檬奶油酱,风格迥异却都极致体现了法餐对细节的苛求和风味的精妙平衡。那碗芦笋浓汤,色泽温润如玉,质地丝滑如缎却不失浓厚馥郁的口感。选用当季鲜嫩芦笋,仅以淡奶油慢炖,辅以少许盐和胡椒,最大程度保留了芦笋的清甜本味。教授点睛之笔是现磨的帕玛森芝士碎,瞬间增添了咸香与层次。香煎比目鱼排则展现了法餐对火候的精妙掌控:外表形成诱人的微焦脆壳,内里雪白细嫩,入口即化。搭配的柠檬奶油酱是灵魂所在——奶油的柔滑、柠檬皮的清香与柠檬汁的明亮酸度完美融合,既解腻又提鲜,像给鲜美的鱼肉镀上了一层阳光。教授反复强调酱汁温度控制和柠檬汁比例的精确性,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法餐的优雅并非浮于表面的精致,而是源于对食材特性深刻理解、对烹饪过程毫米级把控以及对最终味觉平衡近乎偏执的追求。

在又松的时光,收获远不止于厨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朝夕相处、协作学习,是另一份宝贵的财富。课堂上我们交流心得、切磋技巧;课后一同探索校园周边,品尝地道美食,感受韩国风情。这些互动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能力,更让我学会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沟通与合作。教授与助教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毫无保留的指导,为我指明了方向,他们分享的行业洞见与文化理解,更让我受益匪浅。

回望在韩国又松大学的这两周,感慨万千。这段经历不仅显著提升了我的烹饪技艺,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带着敬畏之心去理解和欣赏不同饮食文化背后的历史、哲学与生活方式。每一种菜系都像一扇独特的窗口,展示了人类与食物关系的多样性。这次学习,为我点亮了前行的灯塔。我渴望将所学融入生活,持续精进厨艺。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座小小的桥梁,将所领略到的世界美食风情与文化故事,分享给更多人,让味蕾的旅行也能连接起心灵,共同感受这丰富多彩的味觉星球。这次厨房课交流,是一次难忘的启程,必将激励我在美食与文化的探索之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