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交流学习小结——孙珮宁
又松大学与我院校建交已有先例,在今年6月22日至7月5日的两周时间里,我也有幸参与了这次赴韩学习的厨房课程。经过了飞机和大巴数小时的辗转,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又松大学的宿舍楼门前,心跳声与周围炎热的夏风交融成一片。这是我第一次踏上韩国的土地,更是我人生中首次有机会得以来到国外深度学习专业的厨房知识。出发前,我曾在脑海中无数次预演过可能遇到的场景:语言不通时比划手势的笨拙、面对陌生厨具的手足无措、记错配方比例导致菜品失败的尴尬……但当我脚踏实地、真正呼吸着异国的空气,这些担忧反而化作了一种奇妙的期待——就像即将拆开一份未知的礼物,既忐忑又充满向往。
又松大学为我们设置了欢迎宴,会厅的落地窗外可以一览大田的景色,临近傍晚的阳光照得室内通亮。晚宴上老师向我们一一介绍了讲授不同菜式的教授,每位老师都带着或憨厚或温和的笑容向我们做了简短的发言,让我原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对之后的课程学习更添了一份信心。
接下来的两周内,我们每两天学习一个菜式,分别是法餐、意大利菜、烘焙、韩餐、日料五个模块。每次课程的实践环节前,教授们都会先行示范一遍教学,一边操作一边为我们讲解。洋葱是切丁还是切条,酱汁里加了哪些个调料,为什么番茄要等到最后一步才下锅……各种食材的处理、调料做酱的比例、步骤的原理,教授都会仔仔细细精确到每分钟、每厘米讲授。遇到一些关键环节,教授还会放慢速度多次重复,将他的样菜给我们传阅查看。听课过程中,同学们难免有些不清楚的地方,教授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千奇百怪的问题,直到确保我们理解。这样细致入微的课堂,让我一开始内心小小的担忧都消散得无影无踪。
实践环节远比我想象中的艰难。本以为学习了教授的方法和步骤,自己操作起来应该是照葫芦画瓢,谁知道看会了和会做了真的是两码事。教授能行云流水地准备好各种配菜,而我连切个胡萝卜都稍显费劲。不过好在我日日在上课的同时练习,没过几天我的刀工就以一种我自己都能感觉到的速度渐长,切丝切块都不在话下。同时,我也克服了自己尝试起锅烧菜。根据教授演示的顺序,先翻炒洋葱等配菜备用,再控制好火候烧熟牛肉,最后把组员调好的酱料和备菜一起下锅大火收汁。这样一道由我全权掌锅的韩式烤肉就做好了。当我品尝到自己的成果之后,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包围了我,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在一周前还害怕热油、拿不动锅子的我做出来的。就这样每天学习实践,跟着教授做出一道道像模像样的菜,无形之中点燃了我的自信,增进了我的厨艺。某一天的实践中,面糊比例的失误让我领悟到一个隐形的法则。根据教授的标准比例,应该在面糊里加入1:1的盐和糖混合揉团,再包馅下锅炸,最后做成糖饼。而我因为没有分辨清楚盐和糖,错加入了两份的盐到面糊里。等我揉成面团放到教授那里发酵的时候,我才恍然察觉自己犯下的错。当时我焦虑地在厨房里踱步,又自责担心、又紧张无措。看着备在一旁的馅料,我的脑海急中生智浮现出一个补救计划。我在馅料里加了和面糊里同比例的两份糖,再次达到盐和糖1:1的比例。虽然不是在面糊里操作,但这已经是当下最好的解决办法了,我可不想糖饼变盐饼。后来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炸好了这个失误版糖饼,发现味道竟然意外的不错,同时别有一番风味。这次粗心歪打正着地让我深刻体会到:美食并非一成不变的公式,而是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创新的。
最令我感动和印象深刻的,是师生间那份超越语言的关怀和相处。记得在刚开始上课的第一天,我就遇到了厨师裤尺寸不合适的困扰。本来打算将就一下穿着,没想到在跟老师反映后当天就得到了解决。韩国老师用我听不懂的语言,井井有条地帮我处理好了这个小问题,在当天下午,她就笑眯眯地把新裤子递给了我。在课堂上,助教们也无微不至地帮助我们。他们将教授的话翻译成不慎熟练的中文讲给我们听,有时候为了准确地传递,就用手机打字翻译一些专有名词给同学们看。实践过程中,助教们和教授们总会在我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出现。找不到厨具、需要点火、制作困难时,他们的帮助和一对一指导演示都让我的学习更加顺畅。当我的操作有受伤风险时,他们也会及时制止纠正我,甚至用中文提醒我“这个,危险”。经过几天的相处,我们和助教们也变得更加熟悉,会在课余时间聊着学校或者娱乐活动。每一堂课教授们的讲授风格都不一样,有些幽默风趣,上着课会时不时跟着助教说两句中文,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有些和蔼可亲,用流利的英文讲课,常常鼓励我们;有些憨厚细致,虽然言语不多,但总能看到他在我们忙碌的身影旁到处观察,帮每一组同学一起完成他们有困难的环节。这份跨越国界的关怀与热情,让我的心田犹如流经一股暖流,那些担心的语言障碍,害怕失败的担忧都被冲散消失了。
很快就到了结业典礼,韩国院长给我们致辞。听着我才刚刚熟悉起来的语言,却已经到了要分别的时候。席院长和胡院长的讲话也意外地在荧屏上出现,我真的意识到,这次不分国界、只为热爱相聚的厨艺学习已经结束,而我也在这两周中学到了很多很多足以让我的未来时刻惦念的知识和能力。我们每个同学都上台领了结业证书,然后与院长、教授们、助教们、带队老师们合照。这两周每次上课时,我们不知道拍了多少张照片,而这次告别的合照,我也扬起了最真心的笑容。
两周的时光如白驥过隙。离别那天,凌晨我们就早早启程了。坐在大巴上回望这座承载了我短暂欢笑与汗水的校园,我心中感慨万千。这段在异国他乡的经历不仅让我学习了五种不同的菜式,更让我懂得厨艺和人与人之间的魅力。厨艺从不是枯燥的翻炒,而是厨师们用细节、热爱连接世界的美食文化。我也从没想到,在完全陌生的环境和语言里,我仍能因为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们感到暖心的归属感。如今,每当我在厨房系上围裙,总会想起在韩国学习的这段时光——那些跨越千山万水的教导和关怀,早已化作我掌心最珍贵的温度。
(憨厚又一直帮忙的法餐教授)
(意餐教授和助教在演示)
(烘焙课上我在挤面糊)
(烘焙教授展示重要步骤)
(烘焙教授写名字)
(在搅面糊的我和同学以及一直帮助我们的助教老师)
(在炒韩国烤肉的我)
(日料教授和助教老师们)
(英文讲的很好的韩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