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湾学习心得-王天娇
赴台湾学习心得
都说“宝岛台湾”,满怀期待地飞往台湾,想要见识一下台湾为何被称为宝岛。这半年的时间里,我经历的、感受的、学习的、思考的,都将成为我不可多得的财富。
东吴大学的教育和我自己学校上海商学院的教育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无论是从老师授课还是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说。东吴大学有些英文授课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非常遗憾的是我不太能看懂英文版的心理学,但是我还是觉得英文授课很能提高我们英文水平,本科生阶段就接触英文的专业术语,对读研究生来说确实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不过不用英文授课也有它的优势,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门课程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探讨中。
老师在考试出题上的思路也与大陆这边不太一样,考察的很细致,更加注重原理理解方面。很多题目都是以实际生产应用作为考察背景的,结合学过的知识解释分析,很少有直来直往的问答题。不过在这一方面可能我更加喜欢我的学校的考试思路上,理论知识和基础认知、学习理解能力的考察、理论在实务上的应用实践更让我重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任何知识都需要能够运用才是真的成为自己的。台湾的大部分考试都是考察理论基础和课文内容记忆。
台湾的上课模式也与大陆大不相同,每门课程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助教,其中我了解的一个助教是工会的人,经过了解,我知道台湾的工会与我们大陆工会完全不一样,他们工会的权力更大,更独立,制度建立更加完善,这样有助于各个工作者权益的保障,当然这与他们两党制为主,多党执政相关吧。回归正传,每门课程都有助教辅助大大地增加我们对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助教会发讯息嘱咐我们学习上应注重的地方,会告诉我们老师讲解中我们没能理解到的重点知识,会帮助老师理清或收集上课资料以免漏讲和帮助我们理解,助教非常有能力。
我在东吴大学最喜欢的课程就是社会工作实务,整个一学期专业老师一堂课都没有讲过,除了两次论文讨论课,其余课程都是从台北社工师工会请的从事过一线工作的社会工作师为我们讲解各个面向的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工作技巧。最后这么课程并没有期末考试,整个学期的作业就是一篇论文,还是作为小组作业,这大大增加了我们了解各个社会工作服务面向的时间和精力,期中的时候还带我们免费参观了许多纪念馆。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台湾非常支持原版书籍,并且拥有非常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原版书籍,并且对书籍是海纳百川,没有限制的,各种各样的书籍,不会因为不够“文学”而被拒之门外,不仅有各名人传记和野史,还有各种小说动漫,只要存在的书里面都有涉及,对于一个热爱书籍的人来说,这里简直是天堂,我宁愿在里面生根发芽。不过,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因为室友太可爱了,不,应该是台湾的人民十分友善,非常温柔,和她们相处真的让人感受到被关心着的温暖,所以我也结识了很多台湾本地的朋友,和她们一起学习,一起旅游,相处半年我发现他们更多的把时间放在了学生会或者社团工作中,再加上专业学习,整个学习十分忙碌,更何况,台湾学生十分注重体育素养,经常锻炼身体,让我十分佩服她们的意志力。对于组织活动,他们平时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学生活动上,他们举办的学生活动很出色。从策划到准备再到彩排直到最后的实施,每一部分都做得很好,活动彩排时间甚至控制到那一分钟,每一部分的彩排结束后都有自我检讨的环节,大家针对彩排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有一个详细的计划表,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很顺利,活动结束后还会有自我检讨环节,大家针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突发状况进行分析总结,这时场面很活跃,而且我确实感觉到这个环节大家在讨论过程中能发现一些新问题。我所了解到我们这边的活动大部分是只会定一个大体框架,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
总体而言,生活在她们中间,我为我的懒惰而愧疚,而后跟随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运动,在她们做组织工作的时候我不是待在图书馆就是出门体验风土人情,真是让人沉迷的生活。
说到旅游,台湾天气真的特别好!半年时间,基本都是晴天,一共十几天雨天也是十分舒适并不冰冷,这半年我觉得都是一个季节,并且都是春去初夏时节,不会冷不太热,穿心爱的裙子可以度过愉快的几个月。这样的好天气当然得出去旅游,泡不够的日月潭的温泉、永不想停歇的海上航行的游艇、吃不够的台湾美食、与大陆不尽相同的青山绿水、还有拥有着中国博大精深文化传承的故宫以及与台湾人民一起相聚台北101的倒计时跨年,那晚满城都是烟花气息。
台湾的寺庙遍布各处,而且不同于大陆的是很多分布在繁华区内。去参观位于台北市的龙山寺,发现这里的香客特别多,很多人即使顺路走过也会很虔诚的参拜一下。因为恰逢元宵节,这里还举行了很多传统活动,过平安灯、办灯会,总感觉这里对我们的一些传统文化保存的更好一些。人们会更自发主动地参加这些活动,节日的氛围很浓。大量的游客的到来不仅增加了节日的热闹,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台湾虽好,想念大陆,这是在台湾最大的不如意,台湾非常美丽,但在感觉那里却与大陆隔着“千山万水”,过去两个月后便疯狂地思念大陆,为此我只能更多地投入学习,与本地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和到处体味本地情怀,遇到各类的人,虽然两岸关系有些紧张,但是本地人民依旧待人友善礼貌,不会有不文明的举动。
去台湾交流带给我很多启发,就我个人来讲改变还是有的。现在学习英语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真心想学习,学习更加主动。而且也有了出过继续深造的想法,我觉得到一个新的环境总会带给你更多启发,更多前进的动力,让自己生活的世界更大一些。此行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也促进了反思。领略了名师的智慧和风采,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老师们与我校老师同样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维理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正所谓:聆听的是智者的声音,感悟的是知识的力量,学到的是管理的精华。




姓名:王天娇
学号:16222040127
班级:社会工作161本科班